朝霧濛濛,有溪流淙淙。
此時已是卯時末,寒靈寺的晨鐘早已響過,曠野裡光線已經明亮,但這山林間卻有些暗淡。
上山的石階修得很好,也很寬敞,兩旁都是古樹,倒是不影響登山,只是無法看清遠處的風景。
走在最前面的當然是五百禁衛,緊隨其後的是觀禮殿和翰林院的許多官員,然後是武朝的學子們,再後便是來自三國的學子,最後又是五百禁衛斷後。
於是這隊伍拉得老長,蜿蜒在山階上,彷彿長龍。
學子們嘰嘰喳喳說著這寒靈寺的故事,也或者驚於這路邊奇異花草,忽然聽見有轟鳴之聲,轉過了一道彎,便見一方飛瀑如白龍入海飛馳而下。
於是有水霧升騰,瀰漫在這山野裡,潤溼了花草樹,也潤溼了此間的人。
“這寒山寺上面有一處天湖,這瀑布之水,便是自那天湖而來,所以此景名為銀河倒掛。只是來這寒靈寺的人多為虔誠信徒,為的是聽這裡的暮鼓晨鐘,為的是在佛前燃一柱高香,求佛祖佑得心裡事,所以寒靈寺暮鼓晨鐘之名傳揚極廣,而這些景緻便淡了許多。”
樊天寧帶著枯蟬與傅小官同行,他看著這飛瀑侃侃而談,“可惜這時候太陽未曾升起,否則若是有日光落在這瀑布上,或許可見那七色彩虹。”
傅小官有些詫異的看向了樊天寧,“你怎麼知道?”
“因為我雜書看得多,這寒靈寺可就記載於《一百八十寺遊記》一書中,那是三百年前的高僧雲遊和尚所寫,他用了一生走遍天下,在晚年時候居於爛陀寺,撰寫了一百八十寺的詳細面貌。”
所以佛教在這個世界上算是昌盛的,那麼道教呢?
好像除了個道院就沒聽說過,傅小官心想這事兒回去之後得問問大師兄。
穿過這飛瀑水霧,沿著石階繼續前行,光線更明亮了一些,便能依稀看見掩映於林間的紅牆碧瓦,這些建築頗為分散,想來是寒靈寺僧人所居的地方。
再往上行,空氣中就有了香火味道。
放眼遠眺,密林中便見有香菸嫋嫋,隱隱能夠聽見寺裡的僧人早課的梵唱。
“那裡想來是前殿,就是天王殿所在的位置,而這次文會的主要場地在後山,也就是天湖旁。”樊天寧對傅小官解說了一番,看著傅小官疑惑的眼神,笑道:“你很忙,我卻很閒。不瞞你說,這寒靈寺我已經來過一次了,就在你受傷的第二天。一大早來的,晃悠了一天,聽了這裡的暮鼓晨鐘,就在寺院裡住了一宿,於第二日下的山。”
“為了這次文會,後山新建了許多建築,主要是居所,畢竟要安排上千人住下,寺院裡哪裡有那麼多的客舍?”
“呆會去了後山你就知道,那地方非常不錯,天湖浩渺,就在那天湖旁,新修了一尊巨大的佛,我去看的時候許多人正在為那佛像塑著金身,想來已經完成。比之爛陀寺的那尊佛還要高大數倍!”
就在樊天寧這個免費嚮導的解說中,一道宏偉的山門出現在了傅小官等人的眼前。
山門上寫著三個金色大字:寒靈寺!
山門的兩側依然刻著一副對聯,這副對聯頗有意思:
爾來禮拜乎?須摩著心頭,幹過多少罪行,向此處鞠躬叩首。
誰是講經者?必破除情面,說些警赫話語,好叫人入耳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