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都是別人來招惹自己的麼?
蘇珏三人謝過,他說道:“你們放心,只要我們師兄妹三人活著,傅公子他們就不會少一根頭髮。”
對於綠林人士,董夫人曾經是不喜的,但現在她很喜歡,因為她也聽說了這道院三人的厲害。
有他們在,她的心裡著實放心不少。
一席歡樂的飯後,董康平帶著傅小官等人照例坐在了茶臺旁。
董書蘭煮茶,董康平看著傅小官問了一句:“今日那事,你何必呢?”
“做給陛下看的……爹,啊,伯父……”
董書蘭羞紅了臉,在茶臺下扭了傅小官一把。
傅小官咧嘴又道:“伯父,我的目的是為了讓陛下知道這大炮的厲害,這就是格物的成果。以前的大炮為什麼沒有實際意義?這不是大炮的問題,而是技術上面的原因。如果陛下去看了這大炮的戰果,估計他會重視格物。也只有重視格物,虞朝才有可能站在這世界的頂端。”
董康平皺著眉頭聽著,格物這個東西在虞朝,甚至整個世界都並沒有形成一門學科,僅僅是在坊間流傳,所以就算是工部的那些匠人們,也幾乎都是在坊間招募的。
現在聽傅小官這麼一說,他都很想去彗親王府瞧瞧,如果真有傅小官說的這麼厲害,倒是可以推動一下陛下,看看能不能在學宮成立這樣一門學科。
他們並不知道皇帝帶著皇后真去了彗親王府,在見了那一番景象之後,皇帝皇后回到宮裡,皇帝坐在椅子上盯著那紅衣大炮看了很久很久。
“我聽說李老先生授予你了客座教授?”
“其實我是不想當的,他非得要我當。我一想不過就掛個頭銜,每月還有三十兩銀子的進項,就答應了。”
“這對你也很有好處,武朝回來之後,你得多去學宮上上課。”
傅小官就不明白了,問了一句:“為何?”
“因為……那些學子們,以後就會打上你的烙印,他們就是你的弟子!”
傅小官明白了。
這世界極為講究身份溯源。
憑著他的名氣,那些他所教授的學子們自然會宣揚自己是傅小官的學生,這就是烙印。
而後這些學子要麼入朝為官,要麼回家鄉做別的事情,哪怕天各一方,那烙印卻依然存在,甚至會伴隨終身。
他若想在這朝中擁有自己的勢力,他就必須有自己的追隨者,而那些學子們就是最好的追隨者。
陛下不會認為他結黨營私,剩下的四大門閥也不會認為他會威脅到他們的利益。
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生長,在傅小官需要的時候,他只要振臂一揮,那些帶著他的烙印的學子們自然就會響應。
姜,果然是老的辣!
傅小官對自己此前消極的心態感到愧疚,恨不得這時就跑去學宮為那些學子們……洗洗腦!
“去了武朝,你肯定會見到文行舟。我估計你上元節詩會的那首詞恐怕也傳到了武朝,這其實不是個好事。文行舟的那首詞一直是千碑石上元詩會甲字第一,這是武朝的驕傲,你卻將他們的這份驕傲給踩了下去。文行舟雖然不會對此計較,可他的弟子卻遍及武朝。所以我估計會有許多人向你挑戰——武朝重武,他們當然不會在文事方面和你挑戰,那麼你可注意了,認輸,不丟人,畢竟你是文人。”
這特麼的!
傅小官忽然覺得這老丈人才是厲害的主,他幾乎已經預見自己去了武朝會遭遇一些什麼,可自己至今依然沒有氣感,也就是說在武藝上,他就是個不入流的渣渣。
這怎麼比?
那肯定得龜著。
老子不出來,你們總拿我沒辦法!
“躲,是躲不掉的,這涉及到國家的顏面。但是你面對他們認輸,別人不會認為你就真的輸了。術業有專攻,就算是虞朝也是明白這一點的,就讓他們在武道上找回一點顏面又何妨?這次的主題是文會,你只要文會贏了就行。”
傅小官虛心的聽取了董康平的意見和建議,隨後他離開這裡,和董書蘭虞問筠向後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