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歷九年正月十五,這一天的夜裡發生了許多事。
那傳單在上京城裡漫天飛,而今關於前東部邊軍大將軍費安之事已是家喻戶曉。
那一夜上京的百姓們圍住了金陵府衙,為的是討一份正義與公道。
費安也在那一夜裡被金陵府衙的捕快抓入了牢中,等待隨後的審理。
金陵城有十餘處失了火,也死了很多人,其中有上京的百姓,也有綠林匪人,據說清風細雨樓在那一夜裡也折損了許多手下。
那一夜金陵皇宮的大門關閉,在上京城的百姓看來,估計是擔心憤怒的群眾衝入皇宮導致更大的事故。
那一夜的後半夜,當費安被帶到金陵府衙,圍觀群眾在扔了一堆破鞋垃圾之後,心裡的憤怒似乎得到了發洩,於是漸漸散去,未央湖才解了禁,於是人們知道了上元節詩會傅小官又作出了了不得的詩詞。
那首《青玉案、元夕》彷彿那一夜的東風一般吹遍金陵城的每一個角落,人們驚歎,讚美,覺得傅小官果然是文曲星轉世。
而那些尚未出閣的大家閨秀們,捧著那首詞,再一次失眠了。
隨著那東風而來的是虞朝五位大儒對此詞的讚譽,這首詞毫無懸念的登上了千碑石上元詩詞甲字第一列,將霸榜數十年的文行舟的那首《青玉案、上元》給生生壓了下去。
這當然是值得上京百姓們稱道的事,於是原本計劃打烊的紅袖招又掛上了大紅燈籠,並由胡琴胡大家再次譜曲,首唱的卻是柳煙兒。
隨著這訊息傳來的還有一事。
傅小官所作的《虞朝少年說》一文,也在那夜裡獲得了大儒們的讚譽,並登上了千碑石雜文榜甲字第一!
上京城為之沸騰!
“三榜第一!三榜第一啊!”
“前無古人而後無來者也!”
“你們細細品讀這篇雜文,震耳發聵,蕩氣迴腸!”
“所以天若不生傅小官,寂寞萬古如長夜!”
“……”
無論是秦淮河上的畫舫,還是金陵城裡的青樓,這一夜裡生意好出了天際。
然而傅小官並不知道這一切。
未央湖解禁之後,他們登上了烏篷船,抵達了彼岸。
傅小官和秦文哲等人告辭,託上官淼等人將廢去了武功的七名殺手送去金陵府衙,他和董書蘭蘇柔蘇蘇一起送燕小樓回府。
蘇蘇和蘇柔同乘一輛馬車,而傅小官與董書蘭和燕小樓同行。
董書蘭扶著燕小樓,低聲說道:“你這傷可不輕,明兒我請問筠找幾個太醫去燕府,可要好生調養,莫要落下病根,畢竟……”
董書蘭給傅小官丟了一個白眼,撇了撇嘴又道:“畢竟這傢伙精力旺盛,折騰可勁,你若是真入了傅家的門,可得要有一副好身子才行。”
這話說的頗有歧義,燕小樓一聽臉蛋兒便羞得通紅,心想書蘭也是無忌,尚未成親也敢說出這樣的話兒。
只是……他是如何折騰的呢?
燕小樓心裡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頓時垂下頭去,不敢再看二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