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文熙一聲嘆息,心想那傢伙當真是個害人精!
小妹與他的接觸只有一次,就是在蘭庭集第一次見面,一起在四方樓上吃了一頓酒,然後……然後燕熙文就知道小妹的心丟在了傅小官的身上。
她只看紅樓一夢,她問得最多的是關於傅小官的事,她聽的最認真的也是關於傅小官的話題。
好奇……果然會使這情竇初開的少女沉淪,這偌大的上京城裡,這樣的少女絕非自家小妹一個!
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小妹一把呢?
而後的行程裡,燕熙文想的是這個問題。
傅小官在離宸軒裡接待了燕熙文兄妹二人,他煮的是一壺嶺南巖茶。
燕熙文進了傅府見到傅小官之後一直注意著他,傅小官僅僅是看了看妹妹,臉上神情絲毫沒有波瀾,一如既往的熱情,那雙眼睛並沒有被妹妹驚豔。
這傢伙……燕小樓可是上京三美之一,若論容顏,那是和董書蘭虞問筠並列的存在,若論學識,自己這小妹甚至比董書蘭和虞問筠還要高上那麼一點——可他卻僅僅是看了一眼!
“此茶味道甚好,尤其適合在這冬天裡飲用,二位嚐嚐。”
傅小官斟上茶遞給了燕小樓和燕熙文,又道:“昨夜裡我仔細的想了想,瑤縣貧瘠之地頗多,西山工坊倒是可以多建一些。我這裡倒是有一些內心話想和熙文兄聊聊,你若是不喜,那便當我沒有說過。”
燕熙文端起杯子嗅了嗅,不就是嶺南巖茶嘛,還以為什麼好玩意兒,這東西燕府多的是。
“傅兄請講。”
“我個人的認為是這商業比農業更重要……我就知道你會很驚訝,且聽我說完。”傅小官看著這兄妹二人驚詫的目光笑了起來,“受困於這落後的生產力——也就是農耕技術,導致農田裡需要大量的農人。他們的效率是極為低下的,我家就是地主,這事兒我很清楚。終其一年,每一個壯年的農人所種出的糧食如果折算成銀兩,不過區區四五兩銀子——你沒有聽錯,也就我們四方樓吃一桌酒席的錢。”
“但是在我的工坊裡,就算是小工每日的薪酬是二十文,一月就是六百文,一年就是七千兩百文,也就是至少七兩銀子,比種田多收入三兩銀子。若是有一技之長者,這銀子是要翻倍的。”
“所以簡單的一比較,對於他們而言,他們的收入增加了。對於你這父母官而言,種田所收的賦稅更是遠遠比不上我那作坊所繳納的賦稅的。”
“我的想法是,當瑤縣的工坊建成開工之後,你以父母官的身份,去說服部分農人,讓他們洗了腳上田去進工坊,這可是開創了先河,瑤縣之振興繁榮指日可待,傳至朝廷,熙文兄此功勞可就極大。”
燕熙文蹙眉沉思,過了片刻,問道:“那田地怎麼辦?總不可能荒著吧?”
“你那瑤縣也幾乎都是我的地,哪有讓它們荒著的可能!不瞞熙文兄,西山研發中心已經在研製新的農具,來年春耕春播就能實用,到時熙文兄就知道其效率遠遠超過人力。”
“說得詳細點。”
傅小官嘿嘿一笑,“這麼給你講吧,如果以前一個人能夠耕種田地十畝,那麼在使用了那些器具之後,一個人至少能夠耕種三十畝,而且還更輕鬆。”
燕熙文頓時瞪大了眼睛,如果傅小官這話是真的,對於農耕而言,那就是跨越式的發展,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真?”
“我豈會騙你,不過我話可得講在前面,那些器具的生產沒那麼快,得先滿足下村,然後才能輪到你瑤縣。”
“傅兄你這就不厚道了,一邊一半,如何?或者要如何提高那些器具的生產?你需要什麼只管說。”
“我需要鐵匠,大量的鐵匠!甚至可以在瑤縣成立一處農具作坊專門生產那些器具。”
燕熙文思忖數息,大手一揮,“瑤香鑄造局歸你,等我回了瑤縣,你派個人來和我接洽。”
傅小官倒沒有料到燕熙文會如此乾脆,這樣當然更好,他手裡的鐵匠幾乎都在鳳臨山裡,而且他的那些鐵匠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就這樣,虞朝第一個改革試點計劃成立了。
從農業開始,從瑤縣開始,許多的農人們因為瑤縣農器作坊的那些工具從農田裡解放了出來,他們走進了作坊,變成了工人,開始創造出大量的價值,成為了風雨飄搖的虞朝一道最亮眼的風景。
這是後話。
就在燕小樓崇拜的目光中,傅小官帶著蘇蘇跟著燕熙文離開了傅府,往四方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