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指揮部傳來最新指令,要鄭日強建立一個能安置1500人的火星基地。瞭解火星的貨幣體系。
顯然,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擁有這麼大的基地,必須跟火星人商量,他們也許有這個能力。而且,要有源源不斷的氧氣水和食物,否則他們就算到了火星,也不能存活。
除非,他們也和火星人一樣,做一個沒有食色的人。
但是,現在的火星人都千方百計恢復這兩種功能,人類會願意嗎?
他又想起孔子梅,有她在,還有點商量的機會,可是現在,連一個可以商量的人也沒有了。
恍惚中,鄭日強睡著了,回到了家鄉,母親正在地裡幹活,插秧,田裡水光閃動,他看得清清楚楚,他大喊:媽,我回來了。
只是母親好像聽不到他的說話。他失望地去了另一個地方,看見父親抽著捲菸,煙霧繚繞,他在犁田,牛鞭的破空聲非常響亮,當然都是虛晃,並沒有落在牛的身上。
他又喊:爸,我回來了。
然而父親好像也沒有聽到他的聲音,依然在犁田。
鄭日強很失望,回到火星,拿起望遠鏡,看著宇宙的星空。
他的靈魂在天上飛呀飛,他風馳電摯,到了宇宙的邊緣,就在那裡寫“鄭日強到處一遊”,就回來了。
一會,他又穿梭在五光十色的街道上,那是火星街道:林立大道。
據說是為紀念英雄林立。
街道繁華,美麗,人來人往。他坐著電動車上,看街道上無數霓虹燈閃爍著,上面寫著:天上人間俱樂部。
街道上,很多藍色火星人(怎麼那時候的火星人也是藍色的)面無表情地走來走去。馬路上,車來車往。天空上,無數的飛行物在快速,無聲地飛翔。
在一家餐館等出餐(等等,火星不是沒有食色嗎?何來的餐館?),廚師慢吞吞的,他無奈地看看遠方的天,繁星點點。
旁邊是一個報刊亭,琳琅滿目的各式報刊。他拿起一份《火星日報》,粗略看了,看見了61版有一個醒目的標題:今日火星集團完成第十六輪融資。
鄭日強騎上電動車,開始送餐(很奇怪,近段時間,他老是夢見自己送快遞)。
街邊的指示牌日曆顯示,那是火星1048年,也就是地球的公元前490年。
無人機是每個送餐人的必備(那時候泰坦人還不會飛),他們一般到樓下,就使用無人機送餐。免去爬樓的辛苦。
那時候火星的房屋,會在陽臺劈出一塊專門的地方,方便無人機的起降。
它和地球人房子的廁所,空調位置,陽臺掛衣處一樣,已經成為一間房子的標配。
在火星,裝修房子的時候,裝修師傅會問你:無人機位在哪裡?
這是一個差點夭折的計劃。
去年春,“快快”送餐集團還想推出一個“無送餐員”的送外賣計劃,外賣直接從廚房進入無人機,送達訂餐人。
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舉,點餐人,也就是顧客,只要下載了外賣公司的APP,到時給無人機發布接收地址即可。
為此,各界歡欣鼓舞,從此以後不會有快遞小哥闖紅燈,違反交通規則了,那時候,只有無數的無人機,嗡嗡嗡在天上忙碌地穿梭。
但是,這計劃沒有推出就胎死腹中。
火星外賣協會提出了嚴正抗議,這種利用機器剝奪工人的工作機會,受到了廣泛的批評。
隨後,火星環保協會也發出宣告,他們不能容忍在人們需要安靜的時候,天空中出現震耳欲聾的擾民聲響(第一二三代無人機噪音較大)。
最後,主管部門聲稱外賣公司的APP涉嫌違規獲得無必要的使用者資訊,沒有上架就慘遭消失。
最後,大家各退半步,送餐小哥依然奔忙,但無人機也成為一種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