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梅懷孕了,不能幹重活了。
鄭日強就承擔起蔬菜大棚的所有任務。
雖然火星的重力低,但要搬動,還是挺吃力的。
那天,鄭日強正在搬培養基,突然聽見“咔嚓”一聲。
然後他發覺自己的腳疼得厲害,都不能走路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他對孔子梅說:我可能骨折了。
為防骨折,在飛船裡,他們也進行模擬腳踏車、啞鈴、腳踏車、划船器等運動。
但宇航員還是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
傷筋動骨一百天。
在地球上,人受傷骨折癒合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火星骨折,又該怎麼辦?
在航天中心訓練的時候,他們有過處理太空骨折的課程。
鄭日強固定了骨折的小腿,並用專用的消腫止痛藥油塗抹。
這種藥是飛船內特備的。
在飛船,幾乎所有的航天器,都會有一些應急備用的藥物。
太空用藥大致有兩類:
一是常見病用藥,如紫藥水、壓縮繃布、抗菌藥膏,鎮靜、鎮痛用的注射針劑等等。
二特殊用藥。如抗太空運動病藥物,嗎嗪和替根、東良菪鹼和苯異丙胺等;抗輻射藥、抗脫鈣藥物等。
不過,那些藥好像這要沒有什麼作用,鄭日強的小腿依然腫得老高,也許是微重力下,藥效發生了改變。
沒辦法,鄭日強拿出一個藥包,裡面是30多根閃閃發亮的銀針。
好在鄭日強是一個醫生,他有一個業餘愛好:針灸,並且似模似樣。
自從參加宇航員選拔後,他還加強了這方面的知識。在宇航員最後的沙漠選拔中,他之所以敢留下來陪約克,就是他自信擁有針灸術。
沙漠中沒有常規的醫藥,他先用繃帶固定了約克的踝關節,用隨時攜帶的軟膏對他的患肢進行外敷,使其快速止痛、消除腫脹。
最要緊的是,稍後他選擇了陽陵泉、足三里、太溪穴、崑崙穴等穴位,外加用溫針灸、刺絡放血方法,使約克順利走完全程。
眾所周知,載人航天領域一直有三大醫學難題:空間運動病、減壓病、體力耐力下降。
科學家在實踐中瞭解到,西醫在航天疾病治療中,效果並不顯著。而中醫調理,對宇航員的身體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在失重狀態下,人的適應能力、應激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出艙的一瞬間,很多航天員都是被扶出來的,有的甚至被抬出來。
他拿出銀針,正在考慮如何行針。雖然針灸對於骨折只有輔助治療作用,但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時候,只聽見孔子梅哭喪著大喊: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鄭日強!
鄭日強掙扎著爬了過去,看到一灘鮮血,孔子梅不知所措地站著,血在“滴滴答答”地順著褲腿掉下來。
鄭日強目瞪口呆:梅梅,你又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