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聽到這些有關狄仁傑的傳奇故事後,更加對這個古代神探產生了濃厚興趣,想要儘快親眼目睹一下狄仁傑的破案風采。
她悄悄地來到浦城縣,決定對狄仁傑實地作一番考察。
兩日後一大早,夏雪和歐陽兄妹三人經過喬裝打扮,來到浦城縣的縣衙。夏雪喬裝成一個翩翩美少年公子哥,歐陽兄妹喬裝成隨身僕從。
只見浦城縣的縣衙佔地極廣,硃紅的大門座北朝南,門上高懸一塊匾額,上書“浦城正堂”四個黑色大字,顯出一派莊重嚴明之氣。門前左右各立石獅一個,威武莊嚴。縣衙大堂正中懸掛著一塊匾額,寫著“明鏡高懸”四個大字,顯得非常莊重;下面是一張木製桌案,擺放著筆墨、籤筒、驚堂木之類。
歐陽勇正想走進縣衙,忽然從縣衙裡走出一隊人,其中領頭的一人年齡大約18歲左右,器宇軒昂,眉宇間威嚴之中,卻又透出一股儒雅之氣,身穿知縣官服。夏雪估計這就是狄仁傑。“沒想到狄仁傑這麼年輕啊!”夏雪不由暗暗讚歎。
歐陽勇也看出了年輕知縣就是狄仁傑,他寄給了他一張公文介紹信。介紹信上寫的是夏雪等人是州府巡查,來浦城縣明察暗訪,歐陽勇指指夏雪對狄仁傑說那是他們的巡查李大人,希望能和狄仁傑見個面,瞭解一些情況。
一聽是州府進行明察暗訪的巡查,狄仁傑自然不敢怠慢,連忙請夏雪他們三人吃飯,夏雪也不客氣,她知道狄仁傑是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不想讓狄仁傑太破費,故意說一大早就只想吃點包子什麼的簡單早餐。
沒辦法,狄仁傑只好帶著夏雪三人去當地比較有名的一家賣包子的酒樓。
一行人來到縣城中心街道,中心街道還是比較繁華的,店鋪林立,還有一些茶樓酒肆。酒保、茶博士在高聲的招攬客人,一派熱鬧的景象。路邊更有一些經營小本生意的人,或端著籮筐,或挑著擔子,在賣力的叫賣。
狄仁傑身著便服,帶領夏雪三人來到一個酒樓的二樓雅座,夏雪說上班時間快到了,不能喝酒,飯菜要簡單。狄仁傑只好點了幾個小菜,點了四籠包子,幾個人隨便吃了起來。狄仁傑見巡查大人竟然是一個美少年公子,不由暗暗稱奇,不過看到夏雪有一種非凡之氣,心中也不敢小覷。
他邊吃飯邊向夏雪彙報工作,正在這時,忽見一個衙役急衝衝地走進酒樓雅座:“狄大人,不好,發生兇案了!”
狄仁傑一聽有案子,立即起身向夏雪告辭,夏雪決定實地檢視狄仁傑的辦案能力,要求一塊前往,狄仁傑略一沉吟,於是同意了。
死者叫陳慶瀾,死在自己的書房中。
狄仁傑和夏雪進入書房後,書室中有一種凌亂可怖的景狀。
距室門兩三步外,橫著那陳慶瀾的屍體,頭東而足西。他身上穿一件淡棕色長袍,年齡大約二十多歲。這時不但他的xiong口的衣鈕已經解開,下身的衣服也縐摺不齊,似乎臨死時在地上打滾扭轉過的。屍身旁邊有一隻傾倒的橡木椅子和一隻雕花的茶几。還有一個破碎的花瓶,瓶水潑了滿地,痕跡還顯然可見。屍身頭部的一端,向著第一個面向花圃的視窗。一扇窗還開著,室中的器具都是很精緻華貴的,不過給予夏雪的印象,是庸俗和凌亂。
門口站著一個侍女,裝束很樸素。年紀約在十五六歲,顯得瘦弱單薄,臉色憔悴,滿臉驚恐,臉上白得沒有血色,低沉了頭,好像牙齒在打戰,越發助長了這室中的陰悽恐怖的氣氛。
經過詢問,這個侍女叫阿冬,是死者陳慶瀾兩年前買的侍女,是她報的官。說是昨晚少爺陳慶瀾喝酒到半夜才回來,回到書房後不久,聽到他大喊大叫砸東西,嚇得她躲在自己的房子不敢出來,後來慢慢沒了響動,她還是不敢去看少爺,因為少爺的脾氣非常壞,特別是喝酒後脾氣更加暴躁。
天快亮的時候她才壯著膽子到少爺的書房一看,發現少爺已經死了,嚇得要死,於是趕快報了官。
狄仁傑取出女王專門為偵破案件配發給各級官府的放大鏡來,屈著一足,蹲下去仔細檢驗。
他的面色非常莊肅,眼睛中也滿現著好奇的異光,似暗示這件案子很耐尋味。
那死人的面色灰白中帶青,眼孔張大,猙獰可怕。青黑的嘴唇向上卷著,露出一排慘白的牙齒,鼻子和口中有血液流出的痕跡。這形狀在白晝中看見了,也夠使人毛豎,若是在冷夜靜寂的當兒,自然更不必說。
狄仁傑指著死者的嘴唇和鼻孔的血液,又指了指青黑的嘴唇,說:“這分明是中毒的跡象。”
他把鼻子嗅了幾嗅,像在竭力運用他的嗅覺。然後低下頭端起痰盂,仔細檢視了一會,呼道:“他還嘔吐過呢!這痰盂中就是他嘔吐的東西。中毒的見解又多了一種印證。”
痰盂中有一股難受的酒酸氣味衝進夏雪的鼻孔。
他又看到書桌上有一個茶壺,隨手揭開了茶壺的蓋。
“這還是滿滿的一壺茶呢。大概是紅茶罷?”
夏雪也伸過頭去看,她細瞧那浮著的厚厚一層茶葉,果真是紅茶。
狄仁傑取出銀針等化驗物品,經過測試,發現痰盂中嘔吐的酒水中有毒,死者確實飲過多量的米酒,酒中又的確含著砒毒。
那茶壺中的紅茶也已仔細驗過,絲毫沒有毒跡。
狄仁傑看到書桌上還鋪著一張白紙,上邊潦草地寫了幾個字:“害我者陶”,好像沒有寫完。經過比對,發現筆跡就是死者陳慶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