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兇險無比的亂世,是逃避還是面對?夏雪陷入深深的彷徨中。
如果想逃避,夏雪覺得利用自己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和知識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她設想,找一個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或者大海孤島,做一個隋唐版的“魯濱遜”,與世無爭,默默無聞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條路應該比較容易。
不過,她很快否決了自己的這個念頭,她覺得這種想法太懦弱、太沒有挑戰性了,不像自己的性格。
父親常說:“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安逸!”自己還這麼年輕,怎麼能夠避難趨易呢?怎麼能夠害怕奮鬥呢?
有個名人說過:“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霍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而奮鬥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的不二選擇。”
夏雪的腦海中浮現出幾句質樸的詩句:
“不奮鬥,世界那麼大,你靠什麼去看看;
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
不是失敗,
而是我本可以。”
……
“不,我要選擇奮鬥!”夏雪暗暗攥緊了拳頭。
夏雪是那種外表看起來很柔美柔弱,但其實骨子裡是非常堅強勇敢的女中英傑,從來不怕困難和挑戰,這樣一個優秀勇敢的女子怎麼可能貪生怕死、默默無聞地逃避一輩子呢?
山不逃避每粒砂石,方成其高峻;海不逃避每一條細流,方顯其博大;人只有不逃避挫折與苦難,才能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生命不是永遠一帆風順,苦難與挫折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那麼“與其懦弱逃避,不如勇敢面對!”
夏雪想,既然逃不開眼前“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境,何不以一種坦然的姿態去面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呈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呢!
“既來之則安之!”夏雪決定勇敢迎接各種挑戰和艱難險阻,就是有什麼意外,甚至自己一命嗚呼了,那也無悔一生,畢竟死前可以自豪地對自己說:“我不負此生!——”
夏雪想起了父親曾經給自己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個叫塞爾瑪的女人,她陪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裡。她常常一個人留在小鐵房子裡,天氣炎熱,沒人聊天,而當地的土著居民也不懂英語。她非常難過,於是寫信給父親,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
她父親的回信只有兩行字,卻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兩個人從牢房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另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一再讀這封信,感到非常慚愧,決定要在沙漠中尋找“星星”。於是,她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塞爾瑪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他們最喜歡但捨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在那裡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觀看沙漠日出,研究海螺殼,發現這些海螺殼是十幾萬年前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
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流連忘返的奇景。
一念之別,塞爾瑪把原來認為惡劣的情況變成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併為此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出版了。她從自己的房間裡看出去,終於看到了星星。”
“是啊,兩個人從牢房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另一個卻看到了星星。我現在穿越到這個亂世,我是消極地看泥土,還是積極地看星星?”夏雪默默地問自己。
世界上同樣一件事情,在積極心態者眼裡,總是充滿著希望和機遇,而在消極心態者眼裡,卻是瀰漫著失望和煩惱。
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夏雪記得歷史上有個名人叫拿破崙·希爾,他曾說過:“一個人是否成功,關鍵看他的心態。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人生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