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醉翁先生也出言勸慰道:
“鐵玄,顧小友雖說才華出眾,但畢竟閱歷太少,作邊塞詩,未免不妥。”
“不如作首山水詩,同樣能展示文采,如何?”
王鐵玄並不答話,而是看向靖王。
畢竟在場所有人中,只有他才是話事人。
項青鋒眼眸微眯,思緒開始翻飛起來。
大乾以弓馬立國,他更是立志要做出一番功績,自然也是要上戰場的。
因此,倒是確實很想品鑑一番顧北川的邊塞詩。
於是便出言道:“顧大家稍作嘗試即可,若是不行,我等自不會強求。”
靖王都這樣說了,其餘人還能說些什麼?
霎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顧北川身上。
他們也想看看,這位能五步成詩的淮南才子,究竟能作出怎樣的邊塞詩!
顧北川點了點頭,卻並未立刻開始作詩,而是開口詢問道:
“聽聞我大乾北方與大燕割據之處,乃是一座連綿數千裡的山脈。地勢險峻,氣候嚴寒。”
“高聳入雲處,更是常年覆蓋著積雪。”
“可有此事?”
項青鋒點了點頭,道:“不錯。”
“此山脈名為崖餘山脈,論險峻,怕是能躋身天下前十甲!”
“我又聽聞,為了抵禦大燕賊寇,陛下曾在崖餘山脈以南,修建一道雄關,名為玉門,可有此事?”
“不錯,我大乾有兩大雄關。”
“北玉門,南天子,一同拱衛京都,方可保大乾江山,萬世無虞。”
“其中北方玉門關,更是由鎮北王叔坐鎮。又有十萬精銳乾士以供差遣,就算大燕派遣五倍十倍兵力,怕是也難以攻下!”
項青鋒說起此事,言語中難免有些得意。
畢竟東陲三國這些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大涼依舊是老樣子,不溫不火。
大燕則是日薄西山,逐漸落寞。
反倒是大乾,這十幾年由於仁宣皇帝的銳意進取,精於國事,整體國力呈蒸蒸日上之勢!
再加上能征善戰的鎮北王叔輔佐,養精蓄銳幾年,派遣大軍,跨過崖餘山脈,攻破大燕首都,收復祖宗疆土,將不再是鏡中花,水中月!
屆時,父皇只怕能成為大乾開國三百年以來的中興之君,在史書上也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他,身為父皇子嗣,與有榮焉!
就連一旁的項芷柔也是眉宇飛揚,一臉傲嬌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