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整個朝堂人聲鼎沸,立刻便有人反駁。
“鎮北王南征北戰三十餘載歲月,怎會無故發兵,更不可能做出如此愚鈍之舉!”
“曹正禮,你莫要信口雌黃!”安北將軍衛子央站出身來,怒斥道。
“哼,線報在此,你可要看清楚?”
曹正禮從官服袖口中掏出一份線報,呈遞過去。
衛子央急忙奪過,開啟線報,快速瀏覽起來。
然而越看,臉色便越蒼白。
分明是能征善戰,身體倍兒好的武將,此刻卻是嘴唇發白,面如金紙。
彷彿這個噩耗,一瞬之間抽走了他大半的生命力。
大乾武將最佩服兩個人,一個是創造了封崖餘奇蹟的冠軍後霍狂瀾。
另一個便是三十年前挽救大乾於水火之中,硬生生給這個即將敗亡的國家續上一口氣的鎮北王!
不錯,雖然大家都在說給大乾續命的是仁宣帝。
但實際上,這是兩人一起的功勞。
當初仁宣帝高舉於廟堂,肅清寰宇。鎮北王在疆場,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這兩人的配合,那叫一個無可匹敵。
雖說已經三十年過去了,歲月如刀,刀刀斬天驕。
仁宣帝不負韶華,出現老邁昏聵之態。
鎮北王也難以維繼當年氣吞萬里如虎的雄姿,可依舊是大乾最頂尖的統帥和武者。
而現在,這封線報卻告訴他們大乾最會打仗的人,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去攻城,眼看著就要把大軍葬送在崖餘山腳下了?
這怎麼可能?
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
但,無論你接不接受,事實就是事實。
線報上白紙黑字,斷然不會有假。
除非是傳令兵亂傳,可那是誅九族的大罪,可能性幾乎為零。
“我不信,老衛也給我看看!”又一將領皺著眉頭,走上前來,將衛子央手中線報一把搶過。
看完之後,卻是雙眸失神,八尺之軀,竟是踉蹌著險些跌倒。
因為方才他在腦海中思索了一番,實在想不出,以鎮北王如今的境地要如何殺出重圍。
似乎只能等天水郡的大軍攻破玉門關,隨後再和崖餘、臨沂二軍會合,將自己蠶食殆盡。
換句話說,為今之計,只能等死!
見二人這般臉色,眾人哪裡還不明白。曹正禮所言,八成是真的!
這…這可如何是好?
一時間,一股恐慌的情緒席捲了整個乾德殿,所有人都眉頭緊皺,惶惶不可終日,似乎下一刻北燕的大軍就要打到乾都城來。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大乾有兩道雄關,易守難攻,可抵禦十倍之敵。
分別是北方的玉門關和西方的天子關。
分別是為了抵禦北燕和西涼所建。
當年的大乾還正值巔峰,卻也耗盡了人力物力,這才叫兩座巍峨雄關拔地而起。
只不過,也正是因為兩大雄關修建得過於完美。導致西涼水軍和北燕鐵騎難以侵犯,再加之國力不足,經費捉襟見肘,所以其餘關隘便修建得有些…潦草。
而且大乾北方,自崖餘山脈以南,可是一大片平原地區!
若是玉門關告破,北燕鐵騎便可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