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大和尚。”
正當李淸試著能不能把自己裝進灶臺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喊聲。
“大和尚”這個稱呼,不是指李淸年齡或者身型有多大,而是對一寺之長的尊稱。
有些尷尬的將腿從灶臺裡收回來,李淸轉過身看向門外。
只見不遠處迎面走來一箇中年漢子,方臉盤子,粗曠的五官,身材魁梧,面板黝黑,一米八幾的大高個,任誰看了都要豎大拇指。
“真是一條好漢!”
還沒等李淸想起這貨是誰的時候,對方就直接“噗通”一聲跪倒在他面前。
“???”李淸頭上閃過三個問號,表情也是肉眼可見的慌張起來。
“下跪”這個字眼,在自詡文明的社會里,已經變得有些陌生。
上一世身為齊魯人,每當短影片網站上,過年的BGM響起時:“如果季節更替,樹葉落地,銀色滿際……”
就會被某些網友以陋習的名義嘲笑,但在他眼中這不是陋習,而是傳統。
不是低賤,而是高尚。
他從不覺得給長輩拜年下跪有任何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這也不到過年的時候啊。
容不得李淸多想,這漢子已經哀嚎起來:“我娘,她老人家去世了。”
“嗯?”李淸皺了下眉,一股屬於原主的記憶從腦海中浮現。
“上門報喪”是當地的習俗,父母去世都是孝子挨家挨戶登門跪請。
這一跪既有替父母了卻生前恩怨,也有請人幫忙的料理後事的意思。
正所謂是:“孝子門前跪報家中喪,逝者昔日恩怨一跪了。”
這是必須的一跪,因為參加喪禮的人進門也有一跪,則是還禮。
“施主節哀,小僧明日自當到場,為逝者誦經超度。”
原本李淸心裡是打怵參加白事的,但剛才對方這一跪,讓他實在是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第二天一大早,李淸和廣志沐浴更衣穿戴整齊,乘坐著主人家準備的拖拉機,浩浩蕩蕩朝著目的地前進。
農村傳統的葬禮儀式,家屬披麻戴孝,全程由和尚主持。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尚在葬禮上的存在感也越發的薄弱,在大城市已經煙消雲散,也就在偏遠的地區還有些市場。
拖拉機的後鬥上,李淸明知故問的摸了摸廣志的光頭:“昨晚沒睡好嗎?”
小沙彌廣志的6歲人生中,所經歷最多的事情,或許就是葬禮。
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隱患,昨晚的失眠也是意料之中。
或許在他小小的腦袋裡,怎麼都參不透生老病死,別說是他這般年紀,就算是成年人,誰有能坦然面對生死?
李淸並沒有過多的安撫廣志,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
拖拉機行駛在路上,很快就來到目的地,這是一個小小的農村,大概只有幾十戶人家。
村口一棵胡楊樹下,一群人圍在那裡,正在宰殺一頭肥羊,樹上還掛著兩隻已經剝好皮的羊,在這裡宰牛殺羊,說明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
這般大小的農村,紅白喜事都是大事,全村出動都不足為奇。
從拖拉機下來,李淸牽著廣志的小手,坦然的迎接著眾人審視的目光,邁步朝著靈堂的位置走去。
“這個和尚好年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