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這東西,挺奇怪的。有什麼操心事,它就走得緩慢;要是沒什麼事,一溜煙跑得尾巴都抓不住。
在沈知微這裡,又加一個重要因素。
俞喬整天晃悠在眼前時,日子過得就分外地慢。自從他被派去紹揚分公司,這時間過得真是,跟高鐵提速一樣爽到飛起。
一眨眼就四個月了。
這期間,沈知微從周圍各處被迫掌握著俞大少的近況。
從沈知棋開啟局面開始,俞喬三不五時就要上個娛樂版。
每次女伴都不同。
每次狗仔都守在預定地點外,從二人進門到離開,全程跟拍。
兩三次一過,俞家家長們就明白了,是被盯上了啊。
於是趁著某次新品釋出會,一位叔父輩的主管就趁機回覆:家裡老人上了年紀,催著孩子們找物件呢,不止小喬啊,還有他姐姐弟弟,都在相親。確實是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但是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詞,不能讓女孩子吃虧對不對?
然後風向就變了。
首先是照片。
大部分都是用餐時交談甚歡的兩個人,其次是俞喬在酒店門口迎接或送別,也有俞喬倒水或者遞手帕的,偶爾幾張。
接著是文案,那就心機多了,畢竟俞家是透過主管表達過“注意用詞”這一點的。
於是
“豪門驕奢放縱女,曾被拍到與多位金髮‘猛男’同出夜店並深夜街道飆車擾民遭爆粗”變成了“常青藤名校畢業人緣好到爆,與友人街邊豪車慶生獲四鄰祝福”;
“龍套十年無人問津,狂打玻尿酸終獲富豪招幸,十八線小明星攀上豪門浪蕩子”變成“貴公子慧眼識珠——耗費十年磨鍊演技,低調卻深具路人緣的童顏美女”
......
要不是沈知微自己就是個長年混跡八卦專區的資深人士,差點就要被這些春秋筆法給矇混過去了。
還有一點,也是沈知微偶然才反應過來的。
那天她去圖書館,擦肩而過幾個女生,捧著本雜誌紛紛犯花痴,“好帥!他眼睛裡有星星誒”“真不愧是有錢人家的,好紳士啊啊啊啊啊”“能跟俞喬約個會就不枉此生了”等等,不絕於耳。
沈知微當時呆了一會兒,她不確定她們說的“俞喬”是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
不過民眾的新鮮感都是短暫的,俞大少頻繁上娛樂版不到一個月,就有兩位一線女星把陳年積怨從幕後吵到了臺前,起因似乎是紅毯誰壓軸的問題,然而引申開來的各種爆料簡直不能更精彩,引得一眾娛記趨之若鶩,民眾們也津津有味吃起了新瓜。
沈知微卻養成了不時關注八卦新聞的習慣,果然一線女星的新聞出來後幾乎同時,多家雜誌社都不再報道大少爺相親,只除了一家叫“風尚”的,雖然不多,平均下來一個月也有一次,而且措辭十分客氣。
忽然就明白過來俞喬說的“是個機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機會了。
只不過這樣手筆,不知是俞家所為,還是俞喬自己?若是他自己......沈知微覺得,倒是很有必要重新認識這個人。
這天沈知微忽然收到通知,導師說把她“推薦”給了本科的國學社做指導,接下來的兩週時間都不用來報道了。
“去東區活動中心找這個社,什麼鬼國學社一幫小孩鬧著玩的,不要緊張你可以的,就當放個假,去吧去吧。”
幾乎是被推著出了門口,連拒絕的機會都不給她。
能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上啊。
然而沈知微忘了一茬,類似國學社這種學生自發組織的社團,是不會在學生活動中心有一個專門的辦公室然後門口還貼一塊牌子標明“國學社”的。
老頭子讓她找國學社,為什麼不把名字手機號都給她呢?打電話過去還不接......
這老頭又搞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