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傳來一連串的雞叫聲。
衛韜精神飽滿,起身開啟客棧窗戶。
雖然天還沒亮,街上已經有了神色匆匆的行人,為了生計開始一天的奔波。
打水洗漱,穿好衣服,衛韜也出了房門。
先去街邊館子隨便吃了幾頓早餐,他便不再停留,直接朝著清風觀所在的位置趕去。
道觀在珞水城東南,佔地面積頗廣。
就像是坐落在兩河之畔的一座莊園。
它的位置雖然就在城區邊緣,卻並不受珞水城的直接管轄,而是有著一套自上而下的獨立管理體系。
這是在大周立國之初,便一直延續下來的政策。
由朝廷巡禮司,和教門七宗共同對全國各地的外門道觀進行約束管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皇權旁落,州道節度使勢力興起之後。
教門這些外放勢力,多於地方實力派聯結一體,便開始了進一步的增長膨脹。
地方實力派為道觀擴張發展提供各種便利條件。
外門道觀則幫助訓練士卒,傳道維護穩定統治,鎮壓作亂的外道武者。
從曾經的出世,緩緩轉向入世。
就如同一道道愈發粗壯的藤蔓,深深紮根於所在的土地之中,汲取養分壯大自身。
面對這種情況,教門七宗態度曖昧,甚至樂見其成。
只要外門道觀還不到尾大不掉之勢,那就任由它們發展壯大。
甚至在很多時候,還會從內門派出高手,幫助他們掃清擴張途中的各種障礙。
衛韜緩步而行,來到清風觀近前。
門外一片鬱鬱蔥蔥的松柏,將青色院牆掩映其中,看上去頗有幾分出塵脫俗之感。
衛韜跟幾個衣著錦繡的香客,緩步進入大門。
不多時,便有一個小道童過來,微微行禮道,“先生是來上香,還是準備到容青齋享用齋飯?”
“上香怎麼說,齋飯又怎麼說?”
衛韜停下腳步,笑吟吟問道。
小道童同樣微笑作答。
“不同的香火,自然不同的價格;
不同菜品的齋飯,當然也分為不同的檔次,就看先生想要哪一種了。”
啪……
一枚銀錠落入小道士手心。
他低頭一看,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然後還未等他開口,衛韜便已經抬腳向前走去。
幾步後,衛韜卻又回過頭來,“我既不上香,也不吃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