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是兩個月時間過去。
從長淵那裡得到的四千兩銀票,很快被花掉大半。
首先是在府城購置了三處宅子,用來安頓家人和青衫社弟子。
只此一項,便用掉兩千多兩白銀。
其他諸如各類生活用品,修行資源,林林總總下來,又是幾百兩銀錢流水般灑出。
最後由商汴出面,租房開了一間飯館。
如此一番折騰下來,衛韜手中也就剩下不到一千兩白銀。
雖然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一千兩銀子就算是卯足了勁去造,都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造完。
但對於現在已經“家大業大”,手底下一群氣血武者的衛韜而言,卻已經必須到了開源節流的時候。
當然,節流是不可能節流的。
畢竟一幫人用於修行的花銷佔了最大頭,只要這一項不砍,其他地方的扣扣搜搜也就沒有任何意義。
更何況在不久的將來,重建鐵腿派也要被提上日程。
到時候不管是場地的準備,還是各種修行資源的採買定製,又需要一大筆銀錢的支出。
好在飯館已經開張營業,每日裡都有流水進賬。
雖然還遠達不到總體收支平衡,卻總好過只出不進、坐吃山空的窘境。
飯館就開在三才門的地盤中心。
有禿鷹等人的捧場,不僅沒有地痞流氓敢來攪擾,就連生意都比預料中的好了很多。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發紅火起來。
衛榮行也算是從樵夫、藥農、木匠一路走來,如今搖身一變,又成為了飯館掌櫃。
衛母和衛葒在後面幫襯。
雖然三人每天都從早忙到晚上,累到筋疲力盡。
但一切總算是真正安定了下來。
有固定的住處,還有穩定的營生。
對於過了半輩子苦日子的衛父衛母來說,已經是難以想象的幸福生活。
曲家母女入城後,便去投奔了在府城定居的孃家親戚。
臨別前她們倒是想留下一筆銀錢。
衛韜斟酌再三,還是婉拒了曲夫人的好意。
最後只拿了部分藥材,用來保障後續的修行。
他缺錢而不取,並不是因為什麼面子問題。
而是因為她們大部分資產都在牙行商鋪上面,加之出來的又比較匆忙,根本來不及將那些產業變現,手頭上也就沒有太多銀錢。
府城居,大不易。
沒有足夠的銀子,什麼事情都難辦成。
如今她們投靠府城親戚,短時間內還能寄人籬下,但從長遠來看,這並非長久之計。
終歸要獨立出來生活。
到了那個時候,就需要大筆的啟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