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棗住在皇宮,按理來說要見啟浩很方便。可是從她住進皇宮一直到啟浩登基,姐弟兩人就沒時間好好聊一聊。
好在,啟浩這日用過晚膳與棗棗說道:“大姐,我們去花園裡走一走吧!”其實就是一邊散步消食,一邊談事。
走在路上,棗棗主動跟啟浩聊起了貴州的事。有事她都有些摺子上報,不過摺子上寫的都只是一個大概,並不詳細。
啟浩聽得很認真,偶爾還提兩個問題。
來到御花園中的碧波湖,姐弟兩人走到了湖中的亭子裡。其他人,都在湖邊靜候。
啟浩這才問道:“大姐,你在貴州已經三年了,可有想過挪一挪位置?”
棗棗有些詫異,不過還是搖頭說道:“我剛將局面開啟,若是換一個地方又得重新開始。”哪怕她貴為大公主,可那些男人一樣瞧不上她,明裡暗裡地使絆子。若換個地方,又得花幾年時間站穩腳跟了。
啟浩嗯了一聲道:“也好。”
自小與啟浩在一塊基本就是棗棗在說,啟浩再聽,這次也不例外:“啟浩,你讓人給我做的這身衣裳,實在是太顯眼了。”回頭率,那是百分百。
啟浩莞爾:“不喜歡?”
“喜歡,喜歡得不得了。就是,我怕被那些御史彈劾。我倒是無所謂,就怕讓你為難。”啟浩對他這個姐姐,真的沒話說。
啟浩不在意地說道:“你是嫡長公主,位比親王,他們能說什麼?”
受了玉熙的影響,棗棗不想在這種小事上引起非議。不過這是啟浩的好意,她也不會傻得去拒絕:“我聽娘說,你準備對秋家人下手?秋家人不足為據,可我擔心事出後外祖母知道會受不住。”
姐弟自小一起練功,感情格外深厚。加上棗棗如今又在朝為官,談這個話題也不算逾越:“若是秋家人識趣,我也不想大動干戈。”若是不識趣,自然大局為重。他娘沒反對,也是這個原因。
棗棗點了下頭。
啟浩覺得剛才的話題有些凝重,換了個輕鬆一些的話說:“長生說要娶姝姐兒,這事你應該知道吧?”
“他回家沒跟我說,你們信裡也不說的。還是上午與柳兒聊天聽她說起的。”說完,棗棗自己都笑起來了:“啟浩,那不過是長生的胡言亂語。過兩年他就忘記了,你別當真了。”所以這事,完全沒必要當真。
啟浩今日特意提起這事,自然是有原因的:“若是等姝姐兒及笄以後,長生還沒娶妻也沒有心上人,到時候我就給他們賜婚。”
“啊……”
啟浩道:“說話算話,這是爹孃自小教我們的。再者,君無戲言。”哪怕長生只是一個稚兒,可既已答應,就不能反悔。
棗棗也沒矯情地提玉熙之前說表兄弟妹不宜解親這話:“姝姐兒那麼可愛,我是巴不得她給我做兒媳婦的。不過這事能不能成,還得看他們有沒有這個緣分。”
啟浩點了下頭。
棗棗猶豫了下問道:“阿浩,你說將來還會不會有人像我一樣,能以女兒身進入朝堂為官?”
啟浩是比較開通的:“將來的事誰能知道,不過若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的人,哪怕是女子我也會用。”
棗棗咂舌,這要求可真高,有這樣大才的人百年都難得遇見一個:“沒有這等才能,你就不願用了?”
“你說呢?”這不廢話,才智一般的他哪願費那麼大勁去任用。
棗棗聽到這話說道:“這麼說,你支援我任這個總兵是因為我是你大姐了?”
啟浩笑了下說道:“這也是一個原因,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你能勝任這一個位置。若換成是二姐,那我肯定不答應。”
棗棗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搖頭說道:“算了,還是一步一步來吧!”就如她娘所說,凡事想要一蹴而成是不可能的。
啟浩明白棗棗話裡的意思,說了與玉熙差不多的話:“大姐,這事多想無益,順其自然。”其實啟浩覺得玉熙這樣做就挺好的,不會引人的反感。不過這也符合他孃的性子,穩中求進。
棗棗笑著點了下頭。
在京城呆了十天,棗棗就要啟程回去,佑哥兒請了棗棗到王府用晚膳。
看著桌子上擺放的茶香菸燻雞、松鼠鱖魚、清燉獅子頭等十二個菜,棗棗笑著問道:“怎麼做的全都是江南菜?”
佑哥兒得意地說道:“大姐,我特意請的得月樓的大師傅做的這桌子菜。大姐,這些可全都是你愛吃的。”
棗棗看向佑哥兒,眼中滿是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