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先上傳,修改好了就替換。
方輝不想再談壯哥兒與高語柳這事,當下轉移了話題:“阿湛說河北有個空缺,他正在幫我走關係。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結果了。”
湯氏是希望方輝調回京城的:“不能回京城嗎?”方輝調回京城,她們才能更好地照料幾個孩子。
方輝搖頭說道:“阿湛說京城現在沒合適的缺,若是要回京城那就只能繼續等了。”問題是沒個具體時間,誰知道要等幾年。他是可以等,可和哥兒不能再等了。和哥兒現在是關鍵時候,耽擱了一輩子都要受影響。。
湯氏說道:“和哥兒跟寧茜還那麼小,真將他們單獨留在京城我不放心。”
其實,方輝也不放心。猶豫了下,他說了自己的打算:“到時候我跟爹說說,讓壯哥兒帶著兒媳婦搬回家裡住。”有兒媳在,其他不說,操持和哥兒跟寧茜兄妹吃穿住行還是沒問題的。
湯氏猶豫道:“侯爺怕不會答應的。”
方輝笑著道“不會的。事關和哥兒兄妹幾人的前程,爹是個講理的人,會答應的。”若是寧海不答應,他就請寧湛幫著說下情。
“這事,到時候再說吧!”就算寧遠豫跟高語柳願意搬回來照料和哥兒跟寧茜,她也不放心,湯氏可沒忘記當年妞妞說過的話。兩孩子交給他們,萬一心存歹意可就害了兩個孩子了。
第二年出了元宵,方輝就接到了調令。他跟湯氏交代了下,就啟程去赴人了。至於湯氏,則是到了開春後才帶著四個兒女會了京城。一直到五月底,她才抵京。
方輝去年回來,就安排人修葺了在尚書巷的五進大宅子。這次回京,他們母子幾口人直接入住。
尚書巷是因出過兩任尚書而得名聲,也因為這個好兆頭。這條巷子住的,都是當官的,治安是極好的。
母子幾人中午到京,到傍晚高語柳都沒過來看望下。寧茜就與湯氏說道:“娘,大嫂也太目中無人了。我們回來了,她竟然不來探望下。”
湯氏摸了下頭,柔聲說道:“估計是不方便吧!茜茜,你得好好準備九月京學女堂的招生。”
寧茜說道:“娘,我要考文華堂。”這才是她夢寐以求想進的學堂。
“茜茜,我們得一步一步來。”就女兒現在的基礎京學女堂都夠嗆,文華堂想都別想了。只是怕打擊寧茜,她才沒說實話。
第二日上午,湯氏帶著和哥兒兄妹幾人,提著一堆禮品去了安陽侯府。
論輩分,是方輝大。不過已經分家,方輝如今只能算旁支了。另外,寧海跟肖氏可還在。作為晚輩,肯定是要去拜訪的。
寧海很不耐煩見到湯氏,聽到她帶著孩子來看望說道:“就說我身體不大舒服,現在不想見人。”既不喜歡,又何必見她給自己添堵。
這次肖氏沒勸,因為她也不想見湯氏。
湯氏神色如常,和哥兒跟寧茜臉色卻不好。至於下面兩個孩子,還沒到懂事的年歲。
曾晨芙對湯氏很疏離。又不是正經的妯娌,沒必要親近。而且就湯氏的為人,也讓她敬而遠之。
寧茜問道:“嬸孃,不知道大嫂在哪?這麼長時間沒見,我很想念她呢!”
說想高語柳是假,表示不滿是真。他們都回來兩天,這次都來安陽侯府了,可高語柳都不現身。這架子,也太大了。
曾晨芙看了寧茜一眼,笑著道:“語柳的大堂姐前些日子週歲宴。她在孃家與這位大堂姐親如姐妹,所以跟著親家母去保定參加孩子的週歲宴。”一來是去參加外甥抓周禮,二來是去看下那邊的田莊。
壯哥兒得了兩處田產,一處在京郊外,還有一處就是在保定。兩處田產,都是水源充足的上等良田。
寧茜還想再說,結果被湯氏看了一眼,她就沒再吭聲了。
坐了一會有管事的來稟事,湯氏識趣地帶了幾個孩子回了尚書巷。
回去的路上,寧茜說道:“娘,我們以後不想去安陽侯府了。安陽侯世子夫人,她不喜歡我們。”小孩子很敏感,她早感覺曾晨芙不喜歡她。
湯氏知道兒子是受她的牽連:“你不喜歡,那我們以後就不來了。”
過了五日,高語柳才過來看望他們。
湯氏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下高語柳,長得很高,身材也苗條。容長臉,雙眉修長,膚色白皙。這個模樣只能說不醜,跟美人是沾不上邊的。
寧海給壯哥兒娶的這媳婦,怕是看中了家世以及其他的。就是不知道壯哥兒對這媳婦,中不中意了。
因為湯氏只是側室,高語柳並沒有行禮,只是朝著湯氏叫了一聲二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