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苒希知道這事很高興,誰料到皇帝竟然留折不批。
如惠很是奇怪地問了孟苒希:“以佑王的才能,足以勝任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為什麼這次皇上又不同意祖父致仕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啟浩喜歡用年輕的臣子。所以她以為孟尚書上摺子致仕,會跟她爹一樣順利。
孟苒希也不明白:“也許,皇上有其他的想法吧!”
如惠說道:“皇上最信任的就是佑王,阿湛說這個刑部尚書非佑王莫屬。皇上不同意,我想這中間定是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緣故了。”
孟苒希說道:“我只是不想再讓祖父受累了。”
“這個好辦呀!佑王那般厲害,還有右侍郎也是個能幹的,祖父只要管著大事就行。其他瑣碎的事,交給佑王跟右侍郎兩人處理就好了。”這就跟她們管家一樣,若是什麼都自己去處理,不得累死。
孟苒希覺得,自己應該跟孟尚書好好談一談了。
當寧海聽到接任他的是棗棗,有些感慨地地與阿紹說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沙灘上。”要知道,大長公主才三十出頭。
阿紹卻是有些擔心地說道:“伯爺,大長公主能承擔起這個重任嗎?”
寧海笑了下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她肯定能勝任的。皇上不會拿江山開玩笑的。”打仗是沒問題的,至於其他的,在貴州呆了這麼幾年也該歷練出來了。
聽到接任寧海的是棗棗,肖氏的眼睛瞪得溜圓。
這模樣成功地取樂了寧海:“你這什麼表情?難道也覺得大長公主勝任不了這個位置?”
肖氏搖頭道:“我就覺得不可思議。對了,就沒人反對這個決定嗎?”
“反對肯定是有的。不過大長公主十二歲入伍,在軍中也呆了快二十年。這些年,她立下赫赫戰功。其他人反對,也沒充分的理由。”戰功是基礎,其他的都是虛的。
肖氏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好了,聖旨都下了。過段時間,大長公主就會過來了。”
肖氏聽了這話立即來了精神:“這麼說,大長公主來了,我們就能回去?”
寧海搖頭道:“不行。大公主剛來很多事都不瞭解,我得讓她熟悉了才能走。”
肖氏有些歡喜,問道:“這麼說,我們今年可能回不去了?”
寧海點頭道:“明年開春咱們就回去。”有大半年的時間,足以讓棗棗制服那些不看好她的人掌控大局了。
肖氏心裡不大願意,不過到底沒說出反對的話來。若是其他人接任,肖氏覺得寧海交接完就可以走。不過棗棗不僅身份貴重,也是他們的晚輩。這當長輩的,自然是要盡心盡力教導下自家的晚輩了。
一個月後,棗棗抵達桐城。她一來,就直接去了軍營找寧海。
寧海看到她,笑著說道:“比上次見到的更穩重了。”
棗棗笑了下道:“舅公,我剛來什麼都不懂,還請你多多指點下。”
寧海也沒矯情,說道:“我準備明年開春再回去,你有什麼不懂的儘可以來問我。”
棗棗原本接到聖旨,對於接任桐城大將軍一職心裡還有些忐忑。如今得了寧海的話,頓時心安了。
接任寧海的是大長公主,這事軍中的中高層將領都知道。所以寧海召集大家過來,眾人見到棗棗也不意外。
封志敖有些失望,但論資歷跟軍功他確實不如棗棗,所以也沒啥不平的。不過其他疆良,有一部分很是不服。只是寧海積威甚重,這些人在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所以,棗棗頭次與這些將領碰觸還算融洽。
開完會,眾位將領就回了各自的軍中。寧海與棗棗說道:“這些日子,我白日都會在軍中。”這樣,棗棗有什麼不懂的他可以很快地解答。
棗棗很是感謝寧海這份心意,說道:“舅公,謝謝你。”
寧海笑道:“傻孩子,跟舅公說什麼謝。這些,原本也是我應當做的。”
回到家,寧海忍不住跟肖氏道:“也不知道太后是怎麼教的孩子,一個一個都這麼聰慧能幹的。”四位兒子不說了,兩位女兒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琴藝大師。六個孩子,都成才了。
肖氏好笑道:“這事你問我,我問誰去?不過說起來,咱是跟著沾了光。”阿湛是在太后身邊長大,自小到大從沒讓他們操一份心。
寧海嗯了一聲說道:“送寧湛去西北,是我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決定。”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