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三年就過去了。
寧湛看著如惠苦著一張臉,笑著問道:“二姐,你怎麼了?”
如惠嘆了一口氣說道:“再過三個月,孟苒希就除孝了。”一出孝,肯定就會上門商議婚期了。最遲今年年底,她就要出嫁了。
“二姐,過完年你都二十歲了,你還不想嫁呀?”這個年齡,已經是老姑娘了。若不是如惠已經定親,只是守孝給耽擱了,出門都得被人笑話。
如惠說道:“在家當姑娘多自在,幹嘛嫁人?”嫁人多麻煩,而且孟家還那麼多人。人多是非多,雖然還沒嫁過去,但如惠已經體會到了。
寧湛笑著說道:“朝廷有律法,若是姑娘超過二十歲還不嫁人,得額外交一筆賦稅。”前朝是滿了十八歲不嫁人,父母會被罰。到大明朝這條律法改動了下,將年齡延長了兩年,然後將仗責改為罰錢。
不說安陽伯府,就是她自己也能交得起這筆錢。可問題是,她要不嫁肖氏得哭死。當然,如惠也不是不想嫁人,只是就覺得嫁人不自在了。
寧湛看著她愁眉苦臉的樣,笑著說道:“你若是在孟家過得不好,就回來住幾天。”
如惠沒好氣地說道:“我要回來,娘不得唸叨死我呀!前段時間大姐回來多住了兩天,就被娘趕回去了。”
肖氏離開京城五年多,如意很想念她了,就帶著兩個兒子過來住一段時間。住了三天,就被肖氏勸回去了。
寧湛笑著道:“胡說。娘哪捨得趕大姐走,巴不得她多住一些日子。”只是如意生的兩個兒子是彭夫人的命根子,一日不見都不行。回來這幾日,彭夫人每天都讓心腹跑四五趟到寧家,就怕他的兩個乖孫有什麼不妥當。肖氏見狀,只能讓如意回去了。
如意嫁到彭家,與彭康順夫妻恩恩愛愛的,生的兩個兒子又得公婆的喜愛。日子,過得不知道多順心。唯一的煩惱,就是彭夫人太寵著兩個孩子了。
如惠擺擺手說道:“算了,不說這個了。阿湛,我明日去東街逛逛。你想要什麼,我給你買。”如惠管著家裡的鋪子,但鋪子裡的收益是直接入的公賬,她並不沾手。不過公中每年會撥一筆錢到內院,供內院的一應開支。而後院就她跟寧湛兩個主子,寧湛又大半時間不在家,開支並不打。而多出來的錢,如惠不是置辦新式的首飾就是買了漂亮的衣裳,到年底賬上一份銀子都不會剩的。
寧湛搖頭說道:“我沒什麼要買的。”寧湛在年初的時候,考入了千衛營。這兩日休假,他才回來的。不過明日他要與啟佑跟許承澤聚一聚,就沒時間陪如惠逛街。
其實安陽伯府最有錢的不是如惠,是寧湛。因為他可以去賬房支錢,且沒有上限。
第二日,如惠帶著丫鬟去東街買東西。肖氏一堆事要忙,就沒跟著一起去。
到東街,如惠第一站就是啟佑開的金銀首飾鋪。如今這家首飾鋪,一躍成為京城夫人小姐買首飾首選之地。因為裡面的首飾不僅款式新穎品種多樣,做工也極好。當然,這些首飾價格也不便宜就是。
如惠隔三差五就會光顧,夥計對她已經非常熟悉了。很快,就將她領到包廂裡。
沒一會,掌櫃的將最新出來的十幾款首飾送了過來。
如惠挑了一對花卉紋點藍耳環,以及一個翡翠手鐲。
掌櫃的誇讚瞭如惠好眼光,然後說道:“二姑娘,耳環三十兩銀子,手鐲五百五十兩銀子。”這還是打了八折後的價格,要不然得七百多兩銀子了。
付完錢,如惠就帶著貼身丫鬟就出去了。一出包廂,就看見孟家大奶奶帶著孟家三個姑娘在挑選首飾。
孟家人口很多,孟苒希這輩男丁有十個,姑娘有十二個。如今,第三輩也陸陸續續地出生了。人丁之旺,是寧家不能比的。
臨近過年,各家各戶都會給自家姑娘置辦新首飾新衣裳。而啟佑這首飾鋪因為東西供不應求,並不提供上門服務。想買首飾,必須到店鋪裡來。
孟大奶奶看到如惠,笑吟吟地走到她身邊說道:“沒想到你今日也來買兄弟,早知道我就約了你一起了。”
如惠是二房的,與她並沒有利益衝突。另外如惠是安陽伯府的姑娘又出了名的有錢,她自然是存了交好的心思。
如惠笑著道:“我也是今早待在家裡覺得無聊,所以就出來逛逛。”
孟家五姑娘聞言笑著道:“真羨慕三嫂,想出來就出來。”孟五姑娘,是三房的嫡出姑娘。二房的姑娘還在守孝,是不會出來逛街的。
如惠看都不看她一眼,朝著孟大奶奶說道:“大奶奶,我還有事先走一步了,你們慢慢的看。”
等如惠走後,孟大奶奶看著孟五姑娘一眼,並沒多說。
一直到挑選好首飾上了馬車,孟大奶奶柔聲與她說道:“寧二姑娘還沒過門,這聲三嫂等她過門再叫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