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林這案子,壓根就沒有多複雜。這樣的小案子,啟佑自然不會親自出馬。他將這其交給自己的一個親信去辦。
兩個時辰後,親信就嫁給你尹佳佳的貼身丫鬟蟬兒以及陳家供奉的那位大夫的供詞交給了啟佑。
啟佑看了卷宗,眼中閃現過厭惡。這樣的東西,根本就不配為人。
啟浩看了卷宗,立即免了陳正希禮部左侍郎的職位,讓他回家養老去。
其實陳松林的事,只是一個引線。真正讓啟浩罷免陳正希的,是因為他想要提拔自己的親信。雖然阿雲擎跟玉熙是主動交權給啟浩,但作為一個年輕帝王並不喜歡保守頑固的老臣。以前當太子時,哪怕看不慣不喜歡他也都忍著。而現在,除非是不能撤換的人,比如韓建明跟陳然等一干重臣。其他得,啟浩尋到合適的機會都換上合乎他心意的人。
而這,就是常說的一招天子一招臣。
沒有啟佑橫插一杆,陳家也就被人揹後非議兩句。可現在證據確鑿,陳家的人羞得連門都不敢出了。陳松林的小妹,也被男方退婚了。而罪魁禍首陳松林,也成了陳家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玉熙聽說這事,笑著問了啟佑:“怎麼突然管起尹氏這事來了?”啟佑不願多管閒事的性子,家人都知道。
啟佑說道:“這樣的卑鄙小人,我實在是看不過眼。這樣的人,以後外放為官也是禍害一方百姓。”若是真對那罪奴情深義重,你就守著自己的庶長子過一輩子。抗不過家裡的壓力娶了妻,你就好好待人家。結果,他卻暗中下這樣的毒手。啟佑真的很瞧不上陳松林這樣的人。
玉熙頷首:“你能這麼想,娘很高興。”這世上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太多了。而女人一旦被騙,這輩子就等於完了。陳松林這事,也算是給了這些人一個警鐘。
啟佑都沒想到,自己不過是處於氣憤伸手幫了尹氏一把,卻得了玉熙的誇讚。要知道,玉熙對子女的要求很高,很少誇讚他們。
“娘,兒子想求你一件事。”
玉熙笑道:“什麼事,說吧!”能用上求這個字,可能不是什麼難事,但絕對是啟佑解決不了的。
啟佑說道:“思菱總想再給旭哥兒添個弟弟,想得都有些魔怔了。娘,你幫我勸勸她吧!”只要有人給了能生子的方子,她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來就吃。是藥三分毒,這藥吃多了對身體可沒什麼好處。另外,只要聽到哪裡的寺廟香火旺盛,她都會去拜。再這樣下去,真擔心會走火入魔。
玉熙點頭答應了:“等下次來,我會跟她好好說的。”子女的事情,真的需要緣分,強求不來。不少的女子身體好好的,可就是不能生養。
啟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娘,您這麼大年歲,還要讓您操勞我的事。”除了玉熙,也請不到更好的人來幫忙勸說妻子。至於丈母孃,還是算了。啟佑很尊敬她,但並不喜歡她的為人處事。
亨氏對生了兒子的妾室處處忍讓,以致讓思菱受了不少的委屈。對外人來說,亨氏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啟佑仍然認為,她並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若換成他娘,哪怕沒有他們兄弟四人,他娘也斷不會讓大姐跟二姐受委屈的。
玉熙笑了下:“只要你們夫妻和和睦睦的,娘就高興了。”
陳家人受不了外面的指指點點,所以最後全家人決定回老家去。好在陳正希雖然丟了官職,但功名還在。有功名在回老家,也沒人敢欺負他們。不過陳松林就沒那麼幸運了,不僅丟官棄職,功名也被革了。揹負一個毒害發妻的名聲,不僅他這輩子別想再娶到好人家的姑娘,久是他兒子陳貴兒,作為一個罪婢的孩子,這輩子與仕途也無緣了。
黃思菱去了救濟院看望尹佳佳時,將這事告訴了她:“如今陳家人都厭極了他,他以後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聽到這話,尹佳佳心頭的惡氣也就消散了:“思菱,多謝你。”若是沒有黃思菱的幫忙,她就算和離成功,也要揹負一個惡毒的名聲。
黃思菱握著她的手說道:“事情都過去了,你也別再多想了。”
聽到這話,尹佳佳很是羞愧地說道:“思菱,對不起。”當年選秀失敗,她很是嫉妒,後來還埋怨過黃思菱不近人情,覺得黃思菱當選為皇子妃就與她斷絕關係。現在回想起來,當年她心思不純人家疏遠她也很正常。
黃思菱笑了下說道:“你還年輕,未來的日子還長著。等調理好身體,到時候再好好尋個人家。”
尹佳佳並不反對再嫁,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調理好身體:“思菱,還是要麻煩你了。”樂太醫可不是誰都能請到的,想讓樂太醫幫忙調理身體,還得靠黃思菱。
以前,她不明白為什麼玉熙會選擇黃思菱做兒媳婦。她明明各方面,都不比黃思菱差。可現在她明白過來了,她確實不如黃思菱。若是今日的處境她跟黃思菱對調過來,她肯定會袖手旁觀不會相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