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浩並沒有住到客棧裡,一行人住在了驛站。倒不是為了省錢,而是驛站方便。這裡有二十多間屋子,還有牲口住的棚。
驛丞檢視過腰牌跟公文就放了眾人進去,然後領著啟浩去了最好的一間屋子。
這裡的屋子雖然不少,但房間並不大。一開門,就將裡面的一切收入眼底。貼牆的左邊有個僅能容兩個人的炕,炕頭放著兩床被子;屋子中間放著一個桌子跟四把椅子,右邊立著個臉盆架子,上面擱著一個木盆。
啟浩點了下頭道:“去打了熱水來,我要沐浴。”在野外沒條件只能將就,到了驛站必須洗澡,從頭洗到腳。
下面的人很快忙開了。有燒水的,有去買菜準備做飯的。他們的人裡有專門的伙伕,並不要驛站的人做飯。這也是為著安全著想,誰知道這驛站的人是否靠得住。
啟浩洗完澡換了一身乾淨的棉布衣裳,靠在炕上由著餘志給他擦頭髮。
易錕走進來說道:“世子爺,江縣縣令求見。世子爺,見是不見?”縣城就這麼點大,知縣訊息再滯後,他們都到了半個來時辰也該知道了。
啟浩嗯了一聲道:“讓他在外面等。”他得整理下儀容。
啟浩見了縣令,詢問了下江縣的情況,然後誇讚了兩句就讓他回去了。
易錕有些不解,問道:“世子爺,就這麼讓他走了?”他還以為啟浩會跟縣令聊很長的時間呢!
啟浩原本說不要,想了下說道:“那等吃點東西再出去看看吧!”他這次出門賑災只是面上的理由,主要還是瞭解民生。
這個時候,飯菜也好了。啟浩吃完以後朝著啟浩道:“我們去外面看看。”別人說的都是虛的,親眼所見才真。
江縣剛遭了災,不說集市上,就是街道上都沒什麼人行走,看得最多的是巡邏的官差。轉了一圈,啟浩笑著道:“我們回去。”
易錕問道:“世子爺,我們不要去草棚區看看嗎?”只在街道上轉一圈,走馬觀花似的,能看得出什麼。
啟浩搖頭道:“這裡不宜停留太多時間。”要去看看那些災民的生活,也應該到綿州去。上面做得好,下面的人也不敢糊弄。
天漸漸黑了,啟浩也沒有睡,而是在練字。筆墨紙硯,自然是由縣令提供的。
正寫著字,就聽到易錕說魯白回來了:“世子爺,那兩個孩子怎麼安置?”他們明早就離開縣城,不可能帶著那兩個孩子的,走之前怎麼也要將人安頓好。
啟浩看著廢掉的字輕輕搖頭,心緒這般容易受影響,離她娘泰山崩於前都面不改色差得太遠了。
將毛筆擱下,啟浩淡淡地說道:“等會帶他們過來,我問問他們的意向。”
易錕說道:“世子爺,我覺得這孩子是個人才,當年王妃收留了田大掌櫃兄妹,現在田大掌櫃為王妃管著整個江南的生意。”每年的收益相當可觀,也就易錕是雲擎的護衛首領,知道的事比較多。
田菊五年前就出嫁了,嫁的人是田洋自己挑選的。
啟浩搖頭說道:“我跟娘不一樣。”他娘當年處境艱難,會用田洋兄妹是因為身邊沒得用的人,而他想要什麼樣的人才沒有。
易錕見狀,也不再多說了。
半個時辰以後,啟浩都要睡覺了,兩個孩子都還沒過來。啟浩皺著眉頭說道:“怎麼這麼長時間還沒過來?”明天要趕路,今天必須早睡才成。
易錕也覺得奇怪:“我讓人去看看。”他跟餘志兩人是寸步不能離啟浩的,就是晚上,也不會離開啟浩。
過了一會,魯白領了兩個孩子進來。
易錕望著進來的兩個孩子,驚愕萬分。大的穿著一身蓮青色的衣裳,梳著兩環髻,長得很清秀,不過眼神之中帶著惶恐。小的穿著嫩綠色的衣裳梳著包包頭,五官非常精緻,面板也很白皙,長髮烏黑髮亮,唯一不足的就是太瘦了。
啟浩也有些意外,倒沒想到竟然看走眼。看來他的堅持是對的,就該多出來。只餘志,神色沒半點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