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見馬車停下,忙派人過來詢問。知道是死了人,唸了一聲阿彌陀佛。
崔芊芊有些奇怪地問道:“怎麼大晚上還趕路?”他們走的是官道,若是在白日,也不可能遇見歹人了。
柳兒搖頭說道:“怕沒那麼簡單。”正常人一般不會趕夜路,而且就算趕夜路,怎麼就那麼巧碰見匪盜,太不正常了。
常氏沒多想,朝著柳兒說道:“讓大郡主將這事交給官府處置吧!”
柳兒沒有一口應下,只是說道:“這事先看看我大姐怎麼說。”
崔芊芊聽了這話看了柳兒一眼,然後立即低下頭。若是換成其他人未來的婆婆發了話,肯定要給這個面子的。不過二郡主身份不一樣,就算反駁封伯母,她也不怕。
常氏點頭說道:“你說得也是。”柳兒這般作為,常氏是有些心裡不舒服。若換成是七七,肯定一口答應了。不過想想柳兒的身份,常氏只能心裡暗暗嘆了一口氣。這就是娶的兒媳婦身份太高的弊端了。
很快,棗棗就過來了。
柳兒問道:“姐,怎麼回事?”
棗棗見她的懷疑說了下:“若真是逃匿的土匪所為,定要將這些流竄的土匪抓出來。若是普通的殺人案,我到時候就將他送去官府。”
常氏想著棗棗去年一年在外剿匪,對這些事肯定很熟悉了,所以也沒說什麼。
崔芊芊問道:“大郡主,那我們得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總不能就在這荒郊野外等吧!萬一土匪人數眾多,他們這些人也抵擋不住了。
棗棗搖頭說道:“不用,你與柳兒隨封伯母一起回京,這裡的事一完我就回京去。”這些土匪藏得很深,想抓他們肯定不容易,也不知道爹孃登基大典之前趕不趕得回。
柳兒有些擔心,只是她知道自己改變不了棗棗的決定:“大姐,那你要保重好自己。”
棗棗點頭說道:“你放心,我會保重好自己的。”
棗棗準備留下了二十個護衛,其他人都讓他們跟著柳兒回京。
柳兒不願意,說道:“大姐,再有兩天我們就到京了,我帶那麼多護衛也用不上。大姐,你留十個護衛給我就成。”
棗棗說道:“我有武功傍身,你有嗎?你若是不放心的,等到了京城讓他們再折回來就是了。”
說了兩句,柳兒就跟著常氏走了。
崔芊芊見柳兒神色如常,有些好奇地說道:“二郡主,大郡主在外帶兵打仗,你跟王妃不擔心嗎?”說完,怕柳兒誤會又加了一句:“我爹跟大哥在外打仗,總擔心的不行,每個月初一十五都帶我去大興寺上香,求菩薩保佑我爹跟大哥平安。”她從沒聽說過玉熙去寺廟拜過菩薩,就是二郡主去得也很少呢!
柳兒多聰慧的人,哪能不明白崔芊芊的話:“我娘不信這個。”
崔芊芊奇怪地問道:“為什麼不信?”
柳兒點頭:“這可能跟她以前的經歷有關係。那和尚說我娘命中帶衰,讓我娘平白受了很多苦。”說完,柳兒又道:“現在我娘經常到我們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些和尚的話不要去信。若信什麼天定,那乾脆什麼都不用做,直接等天上掉好了。”這話玉熙經常對姐弟六人說,導致棗棗姐弟六人都不信佛了。
上位者的喜好,直接影響下面的人。因為玉熙跟啟浩都不喜佛教,導致兩人在世時很多寺廟的香火都不大旺。
常氏點頭贊同,說道:“盡信命不如不算命。”像她去上香其實只是求個心安。並不是就相信佛祖一定能保丈夫跟兩個兒子平安無事。
說了會話柳兒有些犯困,當即回了自己的馬車休息了。
崔芊芊笑著跟常氏說道:“王妃的很多觀點,都迥異於人。”
“若王妃與我們一樣,也教不出大郡主那樣的女兒。”以前覺得大郡主太彪悍了些。女人太彪悍不僅難覓到如意郎君,就算嫁了也不會得夫家人的喜歡。可經了女兒蓮霧的事,常氏覺得姑娘家彪悍果斷些不是壞事,至少不會被欺負。像她女兒,如真的果斷就該早些和離,偏偏又捨不得兩個孩子。
崔芊芊猶豫了下,說道:“伯母,芊芊說句不該說的話,你別生氣。”
“你說吧!”願意說也是兩家關係親近。像二郡主就什麼都沒說。不過常氏是個明理的人,雖然剛才她是有些不舒服,但她也知道二郡主還沒嫁過來想避嫌也正常。
崔芊芊說道:“伯母,我覺得大郡主說得對。封家難道養活不了蓮霧姐他們母子三人嗎?”
常氏苦笑一聲說道:“事情沒你們想得那般簡單。”封家自然養得活女兒跟外甥他們三人了。可現在問題不僅是丈夫不同意,就是她女兒也在猶豫。兩個孩子離了丁家,以後前程跟婚嫁都會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