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武猶豫了下說道:“王爺,義父說他想親自撫養餘新。王爺,你看這事?”相處了一個多月培養出了感情,所以霍長青想親自撫養,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利。
雲擎沒有立即答應:“這事我得跟王妃先商量下。”他自然是沒意見,可若是玉熙不同意那就不好讓餘新住在王府了。雲擎不想因為一個餘新,讓玉熙不痛快。
許武愣了下,說道:“這也應該。”感覺王爺都快成妻奴了。
在王府不敢表露出什麼,可回到家裡卻不再掩飾情緒了。
淩氏看著許武臉上不大對,忙問道:“老爺,怎麼了?是不是世子爺不大好了?”
許武搖頭說道:“不是。再有幾天,世子爺就能痊癒了。”
淩氏這下就不明白了,問道:“既然如此,那老爺為何愁眉不展?可是碰到什麼為難的事?”
許武將餘新的事說了下:“我沒想到這麼一件小事王爺也要徵詢王妃的意見?”這表明在王爺心目中,王妃的地位已經高過了義父。這讓許武心裡很不是滋味。
淩氏心裡斟酌了一番,然後才開口說道:“老爺,王妃是王府的女主人,王爺徵詢她的意見是該的。再者,餘叢的死又與王妃有關係,若是王妃心裡有疙瘩,放那孩子在王府也不好了。”
話是這麼說,但心裡還是堵得慌。以前王爺最敬重的是義父,不管義父說什麼都會聽的。可現在卻是事事依著王妃,義父都要往後靠了。
淩氏看著許武的樣子,想了下說道:“若是義父實在想養那孩子,王妃又不願那孩子留在王府,那請義父到我們府上住。老爺,你看這樣可好?”
許武巴不得霍長青住到他家來,可他心裡很明白這事不可能的:“義父捨不得大郡主跟世子爺的。王妃若不同意留餘新在王府,義父肯定會退讓不會養餘新了。”在義父心目中餘新可沒大郡主跟世子爺重要。
淩氏寬慰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先前說定的,將餘新給封嫂子養吧!封嫂子性情好,又有耐心,肯定能將餘新養得跟志敖志希他們一樣好的。”封大軍兩個兒子,封志敖能被選為世子爺伴讀能力品性自不用說,就是小兒子志希也非常上進。
許武輕輕點了下頭。
淩氏想了下說道:“老爺,義父對王爺恩重如山,而王妃卻是勞苦功勞,其實王爺也挺難做的。”她已經知道許武為什麼心裡不大舒服。無非就是覺得王爺偏向王妃,不重視霍長青了。
許武苦笑一聲道:“我也知道王爺很難做,可這心裡就是堵得慌。”
淩氏心裡衡量了下,說道:“老爺,說句不中聽的話,陪伴王爺到老的是王妃,而不是義父。再者這也是小事,估計王爺也沒有想那麼多。”淩氏心裡清楚,在許武心目中霍長青是比她要重要的人,所以他希望王爺也能這麼做。當期望落空,心裡自然有些難受了。
對此,淩氏倒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因為許武是將霍長青當父親一樣看待。這媳婦跟父親,是沒有可比性的。要真一比高下,那完全是在找虐。
許武苦笑一聲,說道:“不說這事了。對了,甄氏最近還老實吧?沒再找若源鬧騰了吧?”凌若源聽了許武的建議請了宗族長輩出面,讓甄氏不敢再鬧。為了防人口舌,他給甄氏租了個一進的院子,送了個婆子跟小丫鬟過去服侍她,日常用度都由婆子掌控,不過每個月有給甄氏五兩銀子的花銷。
原本好好的,可前些日子甄氏後生的兩個孩子投靠了她。吃穿用度都是有定數的,凌若源的媳婦並不因為多了兩個人就多給。甄氏為了後面的兩個兒子又尋了凌若源,甚至還開口要凌若源給兩個弟弟找份差事。
淩氏對甄氏已經厭煩透頂:“她要鬧就鬧吧!就是鬧到天邊去,也沒誰說若源不養曾家的兒子有什麼不對。”言語之中帶著冷意。這樣的母親,真不如死了算了。
許武想了下說道:“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若源有沒有想過謀個外任?若是去了外地任職,一來對仕途有利,二來也可以擺脫甄氏。”凌若源到時候帶著妻兒去外任,過個十年八年回來,誰知道甄氏還活沒活著。
淩氏自然想弟弟謀個外任,可她卻不好跟許武張這個嘴。現在許武自己開口,淩氏自然不會錯過機會:“老爺覺得讓若源去那個地方任職比較好?”
許武說道:“雲南跟廣西已經打下了大半的疆土,若是不怕吃苦,可以在這兩個地方謀個差事。任上三五年再調回來,到時候升遷也容易。”
淩氏笑著說道:“我明日問下若源的意思。”廣西跟雲南都是很落後的地方,很多人不願意去。當然,很多人不願去那兩個地方主要是怕去了那地方以後很難再回來。不過凌若源有許武這個姐夫在,倒不擔心去了回不來。
許武想了下解釋道:“謀個江南的外任也可以,不過若去江南最多平調過去。可去雲南至少能升一級。他想去哪裡,考慮清楚了告訴我。”給小舅子謀個外任,對許武來說還不是難事。
淩氏說道:“這個讓他自己做決定。”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不足。
凌若源考慮良久後,還是選了江南。一來是雲廣兩地現在還沒平定太危險;二來江南是富庶之地,去當官最想去的地方。
若是讓淩氏選擇,她會選擇去雲南或者廣西,因為這對仕途有利。所以聽了凌若源的,淩氏問道:“你考慮好了?一定決定了,就沒有再回轉的餘地?”
凌若源點頭道:“姐,我認真考慮過了,就去江南。”不僅凌若源想去江南,就是他妻子趙氏也想去江南。
弟弟畢竟不是兒子,淩氏見他做了決定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好,我晚些時候跟你姐夫說這事。”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
手機請訪問:.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