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石洲,樹木蔥蘢蓊鬱綠意盎然,鮮花綠草,嬌豔絢麗。
棗棗卻無心欣賞這優美的景緻,反而一臉鬱悶地跟秋荷說道:“都一個多月,杜叔叔還是不願讓我上戰場。”
秋荷忙說道:“大郡主,來之前你可是答應過王妃不上戰場的。”
棗棗道:“娘只是說不會我私自行動,若是杜叔叔讓我上戰場,娘就算知道也不會怪罪的。”
秋荷很實誠地說道:“可是杜將軍不會答應你的請求的。”徵來的兵丁最小也得滿十六歲,就是算虛歲棗棗都沒達到要求。
棗棗可不是輕言放棄的人,若不然她也不會來到廣西了:“杜叔叔這個人太刻板了,看來得另尋他路了。”
最終棗棗將目標放在崔默身上。顯然,崔默是個比較好說話的人了。棗棗只磨了三天,崔默就答應幫她在杜崢面前說情。
杜崢沉吟片刻後說道:“阿默,讓大郡主上戰場受傷還是小事,一旦有什麼意外怎麼辦?”受傷不怕,就怕到時候棗棗會在戰場上丟了命。
崔默又不傻,這些問題他自然想到了:“大郡主可是我義父親自調教出來的,武功一等一的好,身邊又有武功高強的護衛,只要不去前鋒營,不會出事。”
杜崢望著崔默道:“一旦出了什麼意外,我擔不起這個責任。”
崔默想了下說道:“你看這樣可以嗎?不讓大郡主上戰場讓她跟在我身邊。有我看著她,不會出事的。”
杜崢說道:“你就不怕被遷怒?”
崔默是個有什麼說什麼的人:“我知道你的顧慮。可大郡主真的是顆好苗子,我們不能因為怕擔責任就埋沒了她。再者,王爺打了十多年的仗,豈能不知道戰場上的兇險。他既然能讓大郡主來廣西,就已經做了最壞的準備。”
杜崢沉默了下說道:“我不是怕王爺,我是怕王妃。若是大郡主在我們這裡出事,王妃一定不會放過我們的。”
崔默道:“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就束手束腳什麼都不敢做了。”
杜崢不跟崔默爭辯,只是將心中所想跟崔默說了:“餘叢不過是獻了個美人給王爺,王妃就費盡心思除掉他。若是大郡主在我們手中出事,王妃肯定要我們給大郡主償命。”眾位將領對雲擎是崇拜敬佩,對玉熙則是忌憚。特別是餘叢的事出來以後,更是忌憚到了極點。
崔默想起被處死的餘叢心裡有些黯然:“我開始也以為餘叢通敵叛變的罪名是王妃栽贓陷害的。可義父寫信跟我說,餘叢犯的事與王妃無關。”若是其他人說這話,崔默可能不會相信,可霍長青卻不一樣。霍長青收留教養他們,將他們當親生兒子一般看待。所以,只這點霍長青就不可能為了包庇韓氏跟他說謊。
在杜崢的驚訝之中,崔默繼續說道:“王爺開始也想饒餘叢一命,所以在餘叢到鎬城第二天見了他,卻沒想到餘叢卻始終認為是王妃汙衊陷害他,還讓王爺提防王妃。”
杜崢聽得有些糊塗了,忍不住插了一句話聽:“餘叢都說了他是被王妃栽贓陷害他的,為何老太爺又說此事與王妃無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之前崔默一直在杜崢面前囔囔著餘叢是被栽贓陷害的,後來餘叢死了崔默難過了好些天,等緩過來後又不再提這事了。受了崔默的影響,杜崢自然以為餘叢真是被玉熙栽贓陷害的。
崔默將餘叢犯事的經過簡單說了下:“餘叢是被柳家人給害死的。”霍長青之所以將這些事告訴崔默跟封大軍,就是希望兩人不要因為餘叢的事對玉熙起芥蒂。
杜崢聽了非常無語,與其說他是被柳家害死的,不若說他是被女人給害死的。過了半響後,杜崢說道:“這些事,為何你不早點說?”害得他還以為真是王妃栽贓陷害。
其實餘叢並不是兩個妾跟柳家害死的,是他耳根子太軟才導致丟的命。
崔默有些歉疚地說道:“這些事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所以沒跟你說。”主要是餘叢死了,他不想再說對方的不是。
杜崢問道:“這件事,大軍知道嗎?”
崔默點頭說道:“知道。”也正是因為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封大軍才會保持沉默。但凡知道真相的人都跟封大軍一樣的態度,因為真相如此不堪讓他們無話可說。
說了這麼半天的閒話,杜崢又轉回到剛才的話題了:“你帶的是騎兵,讓大郡主跟著你不大妥當,還是讓她跟在我身邊。若是情況允許,我會讓大郡主上戰場的。”
崔默笑著說道:“相信大郡主知道以後,會很高興的。”
真送棗棗去戰場是不可能的,畢竟戰場太兇險了,一不小心就會喪命。杜崢為這事,傷透了腦筋。
心腹阿坤知道杜崢所想,說道:“將軍,廣西多匪盜,我覺得可以讓大郡主去剿匪。”廣西匪患也很嚴重,他們要讓地方穩定,就必須將匪患除掉。
杜崢聽到這話,眼睛一下就亮了:“不錯,這是個好主意。”這土匪強盜雖然兇悍,但人數都不會太多,只要帶足了人手大郡主就不會有性命危險。
阿坤猶豫了下,說道:“將軍,就怕大郡主不願意,大郡主心心念念就是上戰場了。”其實阿坤很不能理解,正常人誰願意上戰場呢!這刀劍無眼,一不小心就丟了命。可這大郡主卻像是個不怕死似的,執意要上戰場呢!
杜崢笑著說道:“這個不用擔心,大郡主肯定不會拒絕。”
棗棗聽到說讓他去剿匪,有些猶豫。
杜崢也沒有找什麼藉口,直接說道:“你沒任何實戰經驗,我是不可能讓你上戰場的。不過你若是在剿匪過程之中表現出色,我會考慮讓你上戰場殺敵的。”
聽到這話,棗棗沒任何猶豫了:“好,我去剿匪。”剿匪肯定不是棗棗帶隊的。不說她是女兒身,只說這年歲就無人能信服。好在她這次帶了四十個人,這四十個人聽從她的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