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鐸明一聽有重要的差事,精神一振,說道:“夫人,我不累,有什麼差事你現在就交給我吧!”他可不像落後於人呢!
玉熙望著楊鐸明疲憊的模樣,搖頭說道:“先回去好好歇歇,再急,也不急在這兩天。”養足了精神,才更好出力。
有時候,喜事就是一件接一件的來。當天下午,玉熙就收到訊息,說韓建明已經到過來呂梁,進入了西北的地界。
許武說道:“夫人,韓國公爺說他要等了老夫人到了,再跟老夫人一起到鎬城來。”
玉熙聽到秋氏是由尚達護送,倒是寬了心:“希望娘她們能早日平安到達西北。”這樣,也省得她總擔心自己拖累了孃家人。
許武重重點頭道:“夫人放心,老夫人那般慈悲的人,老天爺一定會保佑他平平安安到西北的。”秋氏這兩年,將每年的私房全部都用到了榆城的慈幼院跟清風學堂。這事玉熙從不隱瞞,所以榆城的百姓跟將士都知道。
玉熙臉上露出了笑,說道:“是啊!菩薩一定會保佑娘平平安安到西北的。”
韓建明帶著秋氏到西北,玉熙是高興了。但韓家其他人卻憤怒了,這其中以韓景彥最甚。
知道韓建明投奔玉熙,韓景彥大怒。玉熙可是逆臣賊子,韓建明去投奔玉熙,豈不是也成了逆臣賊子。
韓景彥將宗族內的人全部走召集起來,說道:“必須將韓建明跟韓建業除族,要不然韓家就完了。”韓建明跟玉熙的情況不一樣,玉熙只是出嫁女,可韓建明是族長,他這樣的行為可是將宗族都拖累了。皇帝若是發怒,韓家得滿門抄斬了。
族中大半的人不僅同意了韓景彥的建議,還推薦韓景彥擔任族長。剩下的那些受過韓建明恩惠的人則沒有吭聲。不說韓建明的行為確實不當,就說韓景彥是皇后的親爹,他們也不敢跟韓景彥對著幹。那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夠了。
跟韓景彥的憤怒以及圖謀不同,玉辰知道這事以後,卻是面露憂愁,與桂嬤嬤說道:“大哥竟然這般看好玉熙?”韓建明可不是一個衝動為了親情什麼都不顧的人,他會這麼做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他覺得去西北會獲得更大的利益。大到可以讓他跑去祖宗的基業,跑去宗族了。只要一想到這個,玉辰就不安心。
桂嬤嬤的想法卻跟玉辰不一樣,說道:“韓建明那是豬油蒙了心。在京城他是超品階的國公爺,還是皇后娘娘得孃家,在西北他卻什麼都不是。”正常人都知道要選擇留在京城了。不過很顯然,韓建明不是正常人。
提起爵位的事,桂嬤嬤說道:“娘娘,國公府這個爵位可是世襲罔替,而且還是祖宗用命換來的。若是丟了,也太可惜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個爵位自然是給三房的好。
玉熙沒有同意,但也沒有反對:“這事還得看皇上的意思。”皇帝若是願意三房,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這個關頭,她是萬萬不能去討要這個恩典的。誰知道皇帝對韓建明離京去西北,是否心生芥蒂。
正說著話,侍琴走進來說道:“娘娘,太醫說玹王殿下快不行了。”敬王登基以後,下面的人自然不能交周玹太子殿下了。所以取了個巧,就叫玹王殿下。
這個周玹是假的,知道的極少。而於惜語害怕被人看出端倪,所以當晚開了窗戶讓孩子吹了風,發起了燒。原本風寒引起得發燒,並不是什麼大病。可這孩子的病情卻是越來越嚴重,前兩天開始竟然開始昏迷。就連玉辰都跟著懸心,這孩子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的,外人肯定會認為是她丈夫想要斬草除根絕了後患。
玉辰還沒走進錦繡宮,就聽到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敬王登基以後,於惜語原本應該要搬離皇宮的。只是周玹病著,玉辰就讓母子兩人搬到錦繡宮。
走進寢宮,就看見於惜語抱著周玹在那裡放聲大哭:“玹兒,我的玹兒,你醒醒,你快醒醒看看娘……”那淒涼的哭聲,讓身旁的人都忍不住落了淚。
玉辰擦了眼淚,走上前寬慰道:“皇嫂,玹兒去了,你可一定要保重好自己了。”
於惜語看到玉辰仿若看到了仇人,使勁推了玉辰一下,要不是後面丫鬟扶著玉辰得跌倒在地了。於惜語指著玉辰大聲罵道:“為什麼?我的玹兒又不能跟你們爭位,為什麼要下這樣的狠手……”於惜語那悲痛以及憤怒的樣子,沒人懷疑她是在演戲。
屋子裡其他人聽到這話,都恨不能自己是隱形人。這樣,才不會被滅口。
ps:先貼稿,晚上再修。今天仍然有加更,求下月票,推薦票,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