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大老爺說道:“爹,皇上帝位不保,可以讓玹兒登基為帝。”這裡的玹兒,是於惜語的小兒子。於大老爺認為,自己的外孫當皇帝,對於家再好不過了。
餘相用白痴的眼神看了一眼於大老爺,說道:“若是皇帝被天下人認定為通敵叛國,你覺得璇兒能登基為帝?”親爹叛國,沒資格當皇帝,作為他的兒子,自然也沒有資格了。
於老爺有些著急,問道:“爹,那該怎麼辦?早知道皇帝勾結東胡人,當初就不該將惜語嫁給他了。”若是嫁給了敬王,他們還能扶持敬王上位。
於相冷哼一聲,說道:“現在說這個有什麼用?”於大老爺最大的缺點就在於此,遇見問題不盡快想著怎麼解決,總在懊惱後悔。
於大老爺想了一下,說道:“爹,我們現在應該跟燕無雙接觸下更好。”之前於相也給燕無雙丟擲橄欖枝,可惜燕無雙沒接。
於相神色很難看,說道:“還沒到這個地步。”除了拿出確切的證據坐實皇帝叛國的罪名,還得燕無雙佔了遼東,那才夠資格跟他結盟。燕無雙可不是能征善戰的雲擎,而蔣侯爺也不是無能的紀玄,有蔣侯爺在,於相不相信燕無雙能佔了遼東。不過,為了防備萬一,可以先做這個準備。
皇帝勾結東胡人造成桐城慘變,死了十多萬人。這事一出來,嚇到了不少的人,但這裡沒包括秋氏在內。
秋氏聽到這事時,說道:“沒想到這事燕無雙竟然真將這件事公佈於天下了。”韓建業說皇帝叛國,說給別人可能不信。可秋氏卻是深信不疑,因為韓建明沒必要騙她。
葉氏嚇了一大跳,說道:“娘,這事是真的?”說完忙搖頭問道:“不對,娘,你是怎麼知道這事的?”這麼機密的事,婆婆一個內院的女人怎麼知道的。
秋氏也沒騙葉氏:“是明兒告訴我的。不僅明兒知道,就是玉熙也知道,也是因為如此,雲擎才會反叛的。皇帝連東胡人都敢勾結,又如何饒得過割據一方的雲擎。”
葉氏腦子有些亂了,過了好久說道:“娘,你的意思是,你跟國公爺早就知道四姑娘會謀反?”
秋氏無奈,說道:“這麼大的事我若知道,還能瞞得住。是明兒猜測到的,雲擎謀反的事傳到京城,他怕我相信外面的傳聞,到時候身體受不住才將這些事告訴我的。”
葉氏心頭有些酸,這些事國公爺都沒跟她提半個字。
秋氏拍了拍葉氏的手,輕聲說道:“若不是明兒怕我受刺激,也不會告訴我的。明兒不告訴我們是為我們好,這麼大的事告訴我們,除了讓我們擔驚受怕也幫不上忙,還不如不知道。”
葉氏點頭,不過她心裡還是有疑惑的,問道:“娘,聽你的意思國公爺是贊成玉熙跟姑爺謀反了?”
秋氏苦笑道:“沒贊成,但也反對不了。”說到這裡,秋氏忍不住嘆氣道:“玉熙那孩子性子最是和善不過了,若不是被逼無奈,也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葉氏想著現在的局勢,倒不大讚同秋氏這話了:“娘,以現在的局勢,四姑奶奶走的不是不歸路,而是生路。”佔了西北,就有了足夠的自保能力了。
秋氏頷首:“明兒也是這麼說的。玉熙在西北站穩了腳跟,到時候我們也有了退路。”想法是好,不說京城到西北數千裡之遠,路上還不太平,只說皇帝不放人,他們就離不了京城。
說完正事,葉氏跟秋氏說起了家事:“娘,我聽婆子說金魚衚衕那邊跟江家鬧了起來……”說到一半,小心翼翼地看了秋氏一眼。
秋氏雖然厭惡聽那家的事,不過她也知道葉氏是個有分寸的人,特意跟她提這事肯定是有原因的:“才嫁過去幾天,怎麼就鬧起來了。”
葉氏說道:“說是五姑爺不跟玉容圓房。”這事鬧出來,國公府的臉面也難看。
秋氏聽完後一臉的怒意:“娶過門不圓房?江鴻錦是天殘還是不能人道?”天殘跟不能人道,其實是一個意思。
葉氏原以為秋氏會不讓她管這事,卻沒想到竟然如此憤怒:“娘,這事到底什麼原因暫時還不清楚。”
秋氏很快按捺住心頭的火氣,說道:“這事你別管,玉容有爹有親弟弟,再如何也輪不到你出面。”說完,嘴角露出不屑:“說不準你出面幫忙人家還嫌棄你是逆臣賊子的嫂子。”韓景彥罵玉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事,秋氏早就知道。為此,也讓她越發厭惡韓景彥。
前後態度變化太大,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