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媽媽道:“宋明月帶回了嫁妝,用嫁妝養活了宋家留在京城裡的人。後來又出來任教,積攢了不少的人脈,這些人脈全都被宋明月拿來給宋家的子嗣鋪路了,要不然宋家也不可能那麼快的時間爬起來。宋明月對家族,居功至偉。”
玉熙問道:“曲媽媽有話儘管直說。”拐那麼多的彎彎繞繞,實在是浪費時間。
曲媽媽還是第一次覺得玉熙如此沒耐心,不過誰碰到這種事,都會難受的:“夫人,說句不好聽的,因為三老太爺跟過逝的老夫人的是,很多人都覺得你忤逆不孝。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大夫人都受了你的影響了。”夫人跟生父形同陌路的關係,跟老夫人關係也惡劣到極點,要不然老夫人也不會臨終放出不讓玉熙守孝這話。所以,這在很多讀書人眼,那就是大逆不道。
玉熙並沒有因為曲媽媽這句話而生氣:“媽媽繼續說。”
曲媽媽見狀,也就繼續說道:“讀書人講究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夫人做的這些他們都看不過眼。”這些人裡,自然也包括了宋明月。
玉熙聽了這話,笑得很苦澀:“若是可以父慈女孝,誰又願意揹負忤逆不孝的罪名?”上輩子已經死過一回了,這輩子再不反抗還是死路一條。她不想死,只想要好好地活著。可是現在看來,這條路也不好走。不知不覺之中,竟然就豎立了那麼多的敵人。
曲媽媽說道:“夫人是有苦衷,這些我們都知道,但這些人卻不在意上面苦衷不苦衷,他們只信奉自己的那一套。”承受力稍微差點,就會被這種流言擊潰,好在玉熙的承受能力很強,到現在為止,都沒受太大的影響。
玉熙仰頭望著床頂,說道:“是啊!割的不是他們的肉,流的不是他們的血,自然不知道有多疼。”若是讓他們落入自己的處境,看看他們還能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自己。
曲媽媽頓了一下說道:“夫人知道為什麼宋明月嫁給呂宋數載卻沒生下孩子嗎?”
玉熙覺得這問題有些奇怪,問道:“不是說宋先生不能生嗎?”
曲媽媽點頭道:“呂宋有庶子庶女,所以宋明月沒生孩子眾人才都說是她的問題?”
玉熙聽糊塗了,問道:“媽媽這話是什麼意思?”若呂宋只有一個庶出的孩子,還可以說這個孩子可能不是呂宋的。可呂宋卻有好幾個庶出的子女,總不能這些孩子都不是呂宋的。所以,呂宋的身體根本沒問題。
曲媽媽說道:“夫人,呂宋才學有限,從五歲入學啟蒙,一直考到十八歲,就只中了個秀才。而這個秀才到底是不是他自己考上的,都不大確定。而宋明月卻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夫人你覺得,宋明月看得上呂宋嗎?”
玉熙一下聽出了言外之意,說道:“媽媽的意思是,宋先生不是不能生,而是不願意生?”認真一想,這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既然瞧不上呂宋,當初就想法子退了這門親,何必將自己一輩子搭進去。
曲媽媽沒給出肯定的回覆,而是說道:“這只是我的猜測。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宋明月收的幾個學生,全都是有才有貌聰慧過人且地位不低也很有潛力。”前面幾位不說,就說玉辰,可不嫁得特別好。說來說去,宋明月教這些學生,為的還不是利益。可她能做是的事,卻覺得玉熙不能做,真真的好笑之極。
曲媽媽其實也很不喜歡宋明月這種人,他們總覺得自己搞搞在上,對別人要求這要求那,可往往這些人自己行事卻沒底線。
關於這點,玉熙早就看出來。之前玉熙對此沒太大的感觸,這當先生的自然是希望能教天資聰慧的學生。她介意的事宋先生為何要對陳禹說那樣的話:“那媽媽覺得,宋先生為何如此厭惡我,厭惡到恨不能我去死?”
曲媽媽想了一下說道:“宋明月厭惡到恨不能夫人去死倒不至於。我猜測,她應該是覺得夫人身帶反骨,而將軍又是能打仗的人。一旦將軍得了西北軍權,再受夫人影響,她覺得將來會為禍天下,所以她才會跟太子的人說那番話的。在宋明月眼中,她這麼做是為了大義。”宋明月對自家夫人並沒有感情,所以做這些壓根就沒負擔。反觀夫人,因為投入了感情,才會這般的難受。
玉熙望著曲媽媽,問道:“你覺得我身帶反骨嗎?”身帶反骨之人,是指那些不忠不義之人。玉熙沒想打的是,有一天這個詞語會放到自己的身上。
曲媽媽搖頭說道:“沒有。夫人恩怨分明,是性情中人。”大戶人家的女子,要求孝順、溫婉、體貼、貞靜。恩怨分明這樣的性子,實在是很不討人喜歡。
玉熙自嘲地笑了一下,什麼恩怨分明,她那是沒辦法,被逼的沒辦法。不跟韓景彥斷絕關係,她一輩子都要被鉗制,最後仍有可能落到上輩子那樣的下場。
曲媽媽說道:“夫人,宋明月既然沒將你放在心上,你又何必為她說什麼話而傷心難過?夫人,為這樣的人傷心難過,不值當的。”
玉熙沉默了半響,然後才幽幽地說道:“確實不值當。”從今以後,宋明月只是一個要她命的女人,而不是她的授業恩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