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趙二奶奶上門給玉熙拜年,同時還帶了她的女兒紫瑤過來,之前來串門從沒帶過女兒來,這還是第一次。
小姑娘穿著一身桃紅衣裳,梳著雙螺髻,髮髻上插著五色碧璽石珠花,容貌與趙二奶奶有五分的想象。
玉熙笑著說道:“長得可真好。”說完,就給了一枝水晶蓮花釵當見面禮物,至於紅包,自然也少不了。
小姑娘望著她娘,見趙二奶奶輕輕點了下頭,這才雙手接過,脆生生地說道:“多謝夫人。”
玉熙笑著到:“我跟你娘情如姐妹,叫什麼夫人?直接叫姨母就是了。”難得有這麼一個合乎眼緣的,不說其他,若想說說話聊聊天也是有個物件不是。
小姑娘也不怕生聲,見她娘同意了,又重新叫了一聲:“姨母。”對著親切大方的玉熙,她還是很有好感的。
趙二奶奶是特意過來跟玉熙說話的,讓乳孃將女兒帶下去,與玉熙說道:“聽說你將太子殿下賞的妾,給了其他人了?”
玉熙點頭道:“霍叔對我家將軍恩同再造,他看著霍叔身邊連個知冷知熱的都沒有,就將那顏氏給了霍叔。”
趙二奶奶很是敬佩地看著玉熙,說道:“還是妹妹英明!”見玉熙一臉不解的樣子,趙二奶奶解釋道:“我大嫂開始沒將太子賞的妾放在眼裡,太掉以輕心,那女人現在懷上了,大年二十九查出來的。”
玉熙沒大明白這話的意思:“你大嫂自己有兩個兒子,下面的妾侍也生了個兒子,就算柯氏懷上了,又有什麼關係?”太子賞賜給趙卓的女人姓柯。
趙二奶奶搖頭說道:“我就覺得這女人心計太深了。當時她伺候我大哥,我大嫂有讓灌避子湯的。我大嫂那也是個聰明人,可她愣是在我大嫂的眼皮子底下懷上了。”這女人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燈,以後可有的麻煩了。
玉熙從話裡聽出一股幸災樂禍的味道。
趙二奶奶內心其實很壓抑的,說道:“那柯氏也真夠厲害的,才進趙府就有了身孕。我這幾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藥,可就懷不上,都快愁死了。”也是兩人親近,也就沒顧忌太多。
聽到這話,玉熙也忍不住多問了兩句:“紫瑤瞧著也四五歲了,你沒再看過大夫嗎?”
趙二奶奶苦笑道:“哪裡沒看大夫?榆城的幾個名氣比較大的大夫我都瞧過了,可大夫都說我身體沒問題。”有問題就治,可大夫說沒問題,偏偏又死活懷不上。
聽到這話,玉熙也不知道說什麼了。她雖然學了藥理,可那都是紙上談兵的,她可不敢給趙二奶奶診脈。萬一出了問題,她可擔待不起:“不是我說,榆城的那幾個大夫都不擅長婦科。我覺得,你還是去新平城尋名醫看一下。新平城若不行,那就去省府尋名醫。這樣總比你乾坐在家裡著急的強。”
趙二奶奶有些猶豫,這樣會讓人覺得她身體有毛病。到時候,可就真的沒臉了。
玉熙說道:“你別怕沒面子,但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你丈夫納妾了生了庶子,那時候吃虧的就是你了。你覺得臉面重要,還是實惠重要?孰輕孰重,你自己把握了。”若是不能生,跟她大嫂葉氏那樣的情況那就沒辦法了。如今自己有機會不去解決,她肯定是要努力去解決了。若是換成她,省府的不行那她就去京城,總得尋出問題出來不是。
趙二奶奶也明白玉熙是好意,當下點頭說道:“恩,等開春了我就去省府。”頓了一下解釋道:“我有一個姑媽在省府,我這兩天先寫封信給她,讓她幫我尋摸一下大夫,到時候過去就看。”以前總覺得不好意思,現在想想卻是有些傻,一時的臉面算什麼。
玉熙笑著說道:“這才對嘛!”
趙二奶奶就喜歡跟玉熙聊天說話,因為玉熙不會因為她說話不當就譏諷嘲笑她,反而會為她出主意想辦法:“對了妹妹,前幾****學堂的孩子過來給你磕頭拜年,你為什麼不出現呀?”流言終究是流言,看這些孩子的舉動就知道,玉熙的辛苦沒有白費。
玉熙笑著說道:“我不想見他們。”至於原因,自然也沒有解釋了。
趙二奶奶也沒繼續發文,而是說道:“妹妹,這次上門,我還有求你幫個忙。你字寫得那麼漂亮,我想你這裡有沒有字帖?我想給我家紫瑤臨摹。”
玉熙笑了下說道:“這有什麼難的。”說完,叫來了紫堇,讓她去書房取了宋先生當時給她的那本書。這本書,完全可以當字帖臨摹。
趙二奶奶接過來,一臉感激地說道:“多謝妹妹了。等過段時間,我就將這本字帖還回來。”要說在榆城什麼最貴?筆墨紙硯那絕對高居榜首,至於字帖那就更貴了,而且還是有錢買不著的東西。
玉熙搖頭道:“姐姐這話就太外道了。”
趙二奶奶跟玉熙說了小半天的話,就帶著女兒回去了,母女兩人到正門上,碰到過來的符青蘿。趙二奶奶有些意外,笑著說道:“符姑娘,新年好。”心裡對符青蘿再腹誹,面上也沒敢露出來。萬一一鞭子抽過來,那可就是一頓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