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熙離京的日子定在二月初一。
出來正月,國公府也開始熱鬧起來了。該收拾的東西都收拾了,如今這些都要打包帶走了。
玉熙看著一堆的東西,有些無奈。十六個大箱子,就是這還是秋氏挑揀的數額。
玉熙看了以後說道:“娘,我若是現在帶這個多東西,不好趕路。”收拾出來的這些皮子、緞子等那都是累贅,玉熙可不願意帶。帶這麼多不重要的東西上路,猴年馬月才能到西北。更何況,東西多並不是好事,容易招匪人惦記。玉熙挑揀了一下,最後留下四個箱子,其他都不願意多拿。
秋氏非常難受,她給玉熙準備了那麼多的東西,衣物、布匹、皮毛絲綢、傢俱擺設,還有字畫、古董、瓷器跟上等胭脂水粉等等,全都不能帶。秋氏拉著玉熙的手,說道:“我兒受委屈了。”再說下去,眼淚又要來了。
玉熙笑著道:“娘,不委屈,這些東西娘給我留著就是。等我以後回京後,到時候我再讓人來拉走。”除了必備的東西還有金銀珠寶,其他的東西玉熙都不想帶。不過,也不是一樣都沒有帶,玉熙還是象徵性地每樣都拿一兩件。另外還挑揀了一匣子的胭脂水粉。她這是擔心到了西北買不著京城裡這麼好的,出嫁的時候這些都是要用上的。為了穩妥起見,特意帶了一匣子。
秋氏擦了眼淚,說道:“好,你的嫁妝娘都給你封在陶然居,等將來你來了,娘就給你送過去。”
李媽媽在旁說道:“姑娘,要不等你走了以後,我們再讓人將東西給你送去,聽說邊城缺衣少吃的。”
玉熙擺擺手說道:“西北那邊缺衣少吃的,難道還能缺了我的?再者,那邊也沒娘跟李媽媽你們想的那麼糟糕,不過是上等的緞子比京城貴些而已。若是將東西送到西北,這來回的費用都夠買好幾車的緞子了。”完全是不划算的買賣。
饒是玉熙精簡精簡,也收拾出五十多個大箱子。玉熙嘀咕著說道:“怎麼還這麼多東西?”這已經是精簡後的結果。有些東西可以不帶,但有些東西非帶不可。比如嫁衣跟繡的被面,還有玉熙換洗的四季衣裳跟嫁人後要穿的衣裳,還有四大箱子的綢緞,這些東西秋氏是死活不願意精簡,說這是姑娘家的體面,絕對不能少,只這些東西就佔了將近二十個箱子了。
紫蘇嘀咕著說道:“姑娘若是能將你的書還有那些墨啊筆啊什麼的都不帶,還能減少幾個箱子。”光書籍就兩個大箱子,筆跟墨硯倒只佔一個箱子。
玉熙道:“什麼都可以不帶,書是不能不帶。”這些書,可是她多年的心血,怎麼能不帶呢!
紫堇說道:“姑娘,首飾放到後面的馬車上不大穩妥吧?還是放在我們坐的馬車上?”玉熙的首飾不少,這些年公中置辦的,秋氏給她額外買的,還有葉氏跟盧秀等人送的,十多年積累下來數目驚人。
其他東西都精簡了,只有首飾是唯一沒有精簡的。玉熙叫來紫蘇,讓紫蘇將這些首飾分類歸置好。玉熙的意思是到時候將首飾匣子都放在長條形的盒子裡,上面鋪著坐墊當凳子用。這樣一來,估計很少人會想著首飾是放在馬車上的。而且這樣一來,還可以節約空間。
紫蘇覺得這也是個好主意,這樣的話就不容易被人發現:“這事得韓吉配合呢!”韓吉是上次玉熙去紅棗莊帶的人,韓建明見玉熙用的順手,所以就將人給了玉熙。
玉熙笑著說道:“韓吉知道的。”肯定是透過氣的,要不然哪裡尋到正好合適的匣子。
這日,秋氏與玉熙說道:“明日親朋好友都會過來給你添妝,你明日就不要忙活了。”
玉熙啊了一聲:“添妝啊?”這段時間忙得都忘記這茬了。
秋氏忍不住敲了玉熙一下,說道:“就算嫁到西北去,添妝這道也不能省了!”她送出去那麼多的東西,總得讓玉熙收回來不是。
最先來添妝的是葉氏跟盧秀,兩人是一起來的。兩人都非常實在,都撿寶石首飾值錢的送。玉熙推遲不要,兩人之前已經送了一個鋪子,這次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再收兩人的東西。
葉氏笑道:“就知道玉熙你會這麼說,拿著吧!這也是我們兩個當嫂子的心願。東西不算什麼,就希望你能平平安安,跟妹夫也能和和美美的。”
盧秀將東西放到玉熙手中,說道:“給你,你就拿著吧!”
玉熙笑著道:“謝謝大嫂、二嫂。”頓了一下說道:“娘以後也要勞煩大嫂跟二嫂照顧了。”她離得這麼遠,再也照顧不上秋氏了。
葉氏握著玉熙的手說道:“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孃的。”如今秋氏已經不管事了,整日裡除了唸經就是帶孩子,也不跟葉氏有什麼衝突的,婆媳兩人現在相處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