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我們家鄉,早幾千年前就已有人出海,利用羅盤做導航,掌握季風,潮流,牽星術之類的知識,他們可以長時間在海面上行走,而且經常各大陸貿易往來,我相信海的延伸處,還有很多的大陸,住著我們一樣的人類。”
這裡雖然非中國古代史上,是個架空的地方,但是從輿圖上來看,卻有些像中國古代的地圖,她大致知道什麼方向有大陸,加上白風謠曾經出過海,更是有經驗,這次只要把船隻制了,出海不成問題。
白風謠一臉羨慕:“嫂子你早出過海,你家鄉在哪裡?”
“這個不能告訴你,你給我個答覆,願不願意做這事?”
白風謠想了想點頭:“願意願意,只是你真可以製出抗風浪的船隻?”
“可以!”花重生怎麼會不知道,他們生存訓練的時候,在荒島全靠他們自己生存,制船逃出來,那些訓練的日子,沒想到是為了如今做準備。
“那就沒問題,我海上兩年,對航海知識還是有些把握的。”
“就是知道你行,才找的你嘛,我們早已經在皇城外的渭河邊在造船了,你先休息,待你休息好了,帶你去看看,你也可以給些意見。”
花重生很高興,她見過這個時代的船隻,還未採用水密隔艙,白風謠當時的船能兩年返回來,真的算是好運氣。
白風謠趕路趕累了,倒真休息去了,到了下午醒來,便找到花重生去看造船。
造船的地方就在皇城外渭河邊,到時船造好了,直接從渭河開到海洋,便能出海了。
渭河離皇城有半日的路程,快馬加鞭,也需要兩個時辰。
到了渭河邊的制船廠,白風謠看到河邊的船廠裡放著的大得驚人的帆船,不禁感到驚訝:“這麼大的船隻,真能航行嗎?”
花重生笑道:“當然,這船有十個帆,完全可以航行。”
白風謠爬上了船,有些不敢置信:“你這用的木材不是最好的?”
“只要輕便,堅固,耐水就行,並非需要最好的木材。”
白風謠疑惑地看著船艙被分成了十幾個隔間問:“這怎麼隔成這樣?”
“這就是我們家鄉發明的水密隔艙技術,這些隔艙板,把整個大船艙隔開成十五個小船艙,這些隔艙板厚實又堅固,可以增加船體的橫向抗壓性,什麼大風大浪,在他面前也只是個弟弟。”
“還有這些船艙中間隙縫全用桐油灰加麻繩艌密,水根本透不過來,即使一兩個船艙進水,也影向不到其他船艙,船就不那麼這容易沉,而且也利於修理,就算船艙進水過多,也可將進水的船艙貨物扔了,想讓它沉基本很難。”
“再說,這樣貨物也能分開放置,酒,水,食物不用全堆在一個裡面。”
花重生的介紹讓白風謠無比震驚:“果然是這樣!嫂子你太厲害了,我當初造船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
花重生撇了撇嘴,這不是她厲害,這是老祖宗們的經驗發明,她只是拿來用用而已。
下了船,花重生帶他來到船工廠木屋裡,拿了個指南針給他:“這個可以幫你在航海中定位,航海羅盤,與天師手中的風水羅盤有異曲同工之妙,拿著他颳風下雨,打雷閃電,你也知道要往哪走了。”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