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H國的很多技術是從燈塔國和日本轉移過來的。但是後來卻漸漸地趕超了雙方,尤其是在新編制造以及電子顯示等領域,更是後來者居上,生生地亂拳打死了老師傅。
金正宇之前只經歷過網際網路,但是製造業這東西說實話還是有些難度的。
無人機和動力電池這東西,金正宇雖然看好,但是他沒有技術,而且也沒有工廠管理方面地經驗.
不過沒關係,實在不行就做一個財務投資者,等到企業飛黃騰達地那一天,自己也能跟著,狠狠地吃一口肉。
所以金正宇打算尋求這樣未來潛力無窮的企業。
現在想想投資這些企業似乎是一種一本萬利的事情。不用自己操心管理,也不用過多的學習自己不懂的領域,只要把錢投給對應的公司,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但可惜的是現在這個階段,金正宇的本錢還太少,以至於他沒有辦法買下自己所有想買的公司,然後讓自己的財富膨脹到一個驚人的地步。
但除了這一點之外,金正宇深刻的明白一件事兒.那就是財閥不僅僅只是有錢而已。
H國的財閥始於樸總T時期。那個時候這些財閥只不過是樸總T用來發展國家經濟的工具人而已。
但很可惜樸總T後來被自己的手下反水,被刺殺了。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原本溫順的像條狗一樣的財閥們便開始漸漸的脫離了控制。
直到後來尾大不掉,成為了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一股力量存在於H國的各個方面。
這個時候想要對付這些人已經晚了。
而財閥之所以被稱為財閥,除了有錢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H國最多的經濟增長以及最多的就業。
其實仔細算算,很多財閥的身價並不高,現代汽車的繼承人到現在為止也不過才10億美元的身家,可是他們的汽車工廠能夠給H國政府以及H國人提供的就業崗位,那就多如牛毛了。
不光是汽車整車工廠,整個汽配領域,還有其他一些相關領域都在享受著,來自財閥帶來的財富。
只有做到這一點,金正宇才有機會和這些財閥平起平坐。
所以歸根結底,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有多少人跟你一起吃飯。跟你吃飯的人越多,證明大家越需要你,這才是這個國家對待財閥如此討好的原因,因為H國的經濟確實離不開財閥,起碼現在這個階段就是如此。
所以金正宇想了想決定還是暗中尋找這個優秀的人才,到時候他以投資人的方式來投資對方,讓對方打造出巨無霸的旗艦企業,只有這樣,自己的地位才能獲得穩固以及廣泛的尊重。
……
想到了這裡,金正宇暫時先把造電池這件事劃了下去,原因就在於他不懂電池技術,而且知道這東西跟材料學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
至於材料學方面的研究,那就不用提了,需要的資金根本就不是金正宇揮霍得起的。就算他揮霍得起,他也不會這麼花錢。
反倒是無人機這邊!
貌似現成的零件已經具備的差不多了,唯一的問題就是怎麼樣設計一個飛行控制的系統!
如果是程式設計方面的事情,金正宇的手下可是有一堆的高手。當然,朱勇俊也很擅長組織這方面的工程技術。
金正宇已經想好了,他要嘗試一下進軍這一領域。因為起碼在後世看來,這一領域有很多應用場景,而且技術應該也不是特別的難。
有了這樣的打算之後,金正宇略微寫了一份商業計劃書,打算抽空跟孫政義一起探討一下。
然而就在這時,外面卻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金正宇讓對方進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李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