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能做出在乾清宮撕了傳位詔書的,也只有元錦玉一人。
淑妃和德妃在看到詔書毀在她手上的時候,臉色就變得比鍋底還黑。
那詔書上寫的,雖然不是慕翎或者慕闕的名字,但也是登基的憑證!被他們抹黑了之後,可以作為寧王造反的證據!
元錦玉她竟然敢撕了傳位詔書,還敢這樣指責在場的所有人,她這是大逆不道,是欺君!
淑妃就算是心中憋屈得不行,還是不敢出來反駁元錦玉一句話。
因為元錦玉說的那些,在場所有人,心中都有計較。
他們在後方享福的時候,是慕澤在戰場上拼殺。元錦玉在宮中待產的時候,慕澤定然歸心似箭。
稍微有良知一些的大臣,被元錦玉呵斥一通後,就開始思考淑妃剛剛說的話的真實性。
慕澤一直都是手擁重兵,若是他想要造反,很早以前就能下手了,何必要等到現在?
況且,這傳位詔書都是皇上親手寫的,那宇公公還是貼身伺候的,給他多少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這種事上說假話。
這樣一來,淑妃說的名不正言不順,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啊。
不少大臣的臉色都是一陣白一陣紅的,甚至都不敢和元錦玉對視。
蒼天,他們不敢詰問,百姓,他們更不敢去討嫌。
誰不知道,寧王殿下和寧王妃,在百姓中的威望有多高。就說寧王妃懷個孕,都能讓天下百姓牽掛一年。
後來她生了兩個兒子,很多地方的百姓還慶祝了一番。
他們本就是人心所向,還用得著去做什麼陰私的事情,來奪得這個皇位麼?
尤其當元錦玉責問過之後,他們更是覺得愧對元錦玉。
這是慕澤的家眷,他在戰場上殺敵,後方的這些人,本該照顧好她的,可是現在,面對乾清宮的這些人,元錦玉就像是一頭羔羊一樣,一個弱女子,怎麼抵擋得過,這麼多人的口舌?
但是元錦玉絲毫都不懼怕。不過就是爭辯,她論起嘴皮子上的功夫,還不信能輸給別人。
如果要想動用權勢,她也不怕,朝中不少人,都是歸順了九哥的。
果然,等眾人被元錦玉壓抑得穿不過來氣的時候,黎成站出來了。
他作為吏部尚書,在朝中的地位一向很高,要知道,吏部一向是個注重考核官員的地方,很多人為了能在朝中站穩腳跟,都會和黎成打好關係。
而現在,黎成明明白白地表示了對慕澤的支援。
他先是對元錦玉行禮,之後才質問淑妃:“淑妃娘娘說,寧王殿下是平親王之子,可有什麼證據?就憑您一口之言,恐怕說不通吧?”
淑妃也慌了,看向黎成,卻故作鎮靜地說:“這都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本宮有什麼證據,能留的那麼久?”
慕翎也知道,元錦玉剛剛的一番話,給眾人造成的震撼太大,就算是他,都沒想到第一時間如何反駁元錦玉。
可爭奪皇位,已經到了這一步,絕對不能讓元錦玉翻盤。
慕澤是反賊,必須要坐實了,於是他也站在淑妃的身邊說:“這件事,本王有一個可以證明的方法。”
“什麼方法?”黎成看向慕翎,眼中一片冷意。
慕澤是他認定的主子,剛剛幾次,他都想出面給慕澤說話了,是孫大人一直在拽著他。
元妃並沒有過來,黎成當然注意到了一點,而且原本支援慕林的人,這次都去聲援慕翎了,顯然是元妃看事態不對,把她手中的人脈給放棄了。
孫大人的臉色一直都很差,畢竟他不能像是別的官員一樣,臨陣倒戈,但他就這麼一條命,可以為了家國大義放棄,卻絕對不能因為奪嫡,就喪生在乾清宮中。
他希望黎成也能像是他一樣,忍一忍,等慕林和慕澤回京以後再說。
可黎成對慕澤忠心耿耿,剛剛本來就氣憤到了極點,又被元錦玉一番話激得直接站了出來。
慕翎眨了眨眼,心中組織著措詞:“平親王不是已經被寧王俘虜了麼?剛好寧王大軍也從西海開拔了,等他們回京,讓他們和母妃對質一番即可。”
元錦玉看向淑妃,發現她的表情很是晦澀,有害怕,也有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