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慕翎也興奮地站了起來,還對淑妃行了個禮:“您的話,不要再被第三個人知道,兒臣這就出宮準備了。”
慕澤離開京城,這可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慕翎心想,他一定要牢牢抓住才行!
等慕翎走遠後,淑妃臉上的笑容變得有些詭異起來。
那血色的眸子,比地獄中的猛獸還要駭人。
……
元妃也知道了這個訊息。其實她始終關注著動靜呢,要不是慕林沒打過仗,她真是喝不得讓慕林出征好了,省得什麼好處都落在那個慕澤身上。
慕林也是想出徵的,不過他和元妃可不是一個想法。
他是不想讓九皇兄為難。誰都能看出來他捨不得寧王妃,反正自己和孫梓珊成親後都沒圓房,兩個人正相處著,說不定他離開一段也好。
可誰能想到,九皇兄最終答應了呢。
提起這一點,慕林也不勝唏噓得很,這次他帶著孫梓珊進宮,還同元妃說:“父皇這次的事情辦得,實在是太讓九皇兄寒心了,恐怕等九皇兄回京後,也很難再修補這份關係了。”
孫梓珊這段時日的相處,也明白慕林對慕澤是個什麼感情。
崇敬,喜愛,並且把那個男人當做目標來看待。
元妃倒是淡淡地說:“這有什麼不好的?你念著他是九皇兄,可嚴格說來,他怎麼樣,和咱們也沒關係。等他回京後,不管和皇上的關係如何,你都不要插手這件事,再說了,你且看著,趁著這個機會,慕翎和慕闕那兩個王爺,一定會蠢蠢欲動的。你現在表現得乖巧一點兒,不要惹你父皇生氣。”
孫梓珊聽了元妃的話,有些不贊同地皺了皺眉。
慕林根本就沒有什麼做錯的地方,甚至在這種關頭,他能勇敢地站出來承擔責任,說明他已經不是個男孩兒,而是個男人了。
但是元妃處處教導他要明哲保身,那活得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
不過孫梓珊都習慣元妃總是插手慕林的事情了。
反正在她心中,慕林始終都是她的兒子,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她做母妃的,當然要多操心。
這次慕林卻生氣了,站了起來:“母妃,您不用說了,兒臣這次有自己的主意,母妃您在宮中多保重自己。”
本來是想和元妃商量正事的,誰知道不過是幾句話,他們就不和了。
慕林還對孫梓珊道:“王妃,咱能走吧。”
孫梓珊當然是要聽自己夫君的,於是給元妃福了福身子,跟著慕林就要走。
元妃在他們身後拔高音調:“話還沒說完呢,你這個孩子想去哪兒?本宮告訴你的,你到底聽到了沒有!”
她本來覺得,慕林就算是再不懂事,頂多也就是在皇上面前勸幾句,讓他多關照慕澤罷了,誰知道,他讓孫梓珊一個人回府後,直接就拐去了御書房,還懇求皇上:“請父皇同意這次讓兒臣同九皇兄一起出徵!”
皇上詫異地看著他,半晌才笑著說:“你又沒打仗過,跟著去做什麼?刑部那麼多事,你還是留在京城幫朕分擔吧。”
慕林知道他太弱小了,什麼都不能幫慕澤做,但是這次,他去意已絕。
於是他沒有起身,把腰板挺直,言語擲地有聲:“父皇,當初九皇兄上戰場的年紀,比兒臣還小,他不也是什麼都沒學過?但是他這麼多年,屢立奇功,兒臣覺得這是一次歷練的好機會,跟著九皇兄,兒臣一定也能大有進步,還請父皇答應兒臣的請求吧!”
皇上真的沒想到慕林還能有這個志氣,不過他依舊是不肯鬆口:“你母妃還有凌王妃,都需要你照顧,再說,西海瘟疫盛行,你們兩個都是千金之軀,若是真的在西海沾染到了什麼可怎麼辦?你九皇兄用兵神速,你在他身邊,說不定會礙他的事。”
慕林雖然已經料到了會是這個結果,當皇上真的說出來的時候,他還是覺得很失落。
剛剛還挺直的脊背,這會兒也有些塌陷下去了,他無力地問著:“父皇,兒臣就只當一個小兵,絕對不干預九皇兄的任何決定,這樣也不行?甚至只要九皇兄說讓兒臣回來,兒臣肯定毫不含糊!”
皇上依舊不肯鬆口。
慕林忍不住喊道:“誰不是從兒臣這個年紀過來的!我知道我有一個出眾的母妃,有一個優秀的王妃,但我是個男人,我如果不成長,還怎麼保護她們!“
皇上被慕林說得一愣,不知怎的,心頭竟然有點鬆動了。
現在的十五,和當年的自己多像啊,同樣是痛恨自己的弱小,同樣是希望自己也能強大起來。
皇上想著自己越加衰敗的身體,也明白,這麼一隻保護著慕林,不是愛他,而是害了他。
既然他作為皇子,就應該接受錘鍊。
於是皇上只問:“那你做好覺悟了麼?可能永遠也回不來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