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後來,他好不容易碰到了能讓他怦然心動的女子,卻保不住她的時候,他就明白,那是自己的報應來了。【更多精彩請訪問】
他這樣的人,才該沉淪到地獄中去。但是錦玉,他絕不准許太后動她。
太后有些失神地跌落到了椅子中,看向皇上的目光,滿是震驚和失望:“你是這大周的皇帝啊!你怎麼能如此行事!眼看著這女人,都要挑起前朝和後宮的爭端了!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殺麼!”
皇上緩緩地走上前,每一步都格外沉穩,他的眼神還是凝視著太后,沒有絲毫躲閃。因為這一次,他並沒有理虧。
讓著太后幾十年,他的罪惡,也該還清了,如果太后真的是想針對他,那也不該築建在傷害別人的基礎上。
他邊走,才邊說著:“母后,朕這次真的沒有徇私舞弊。因為寧王妃為了宮宴徵集到的這筆錢,確實有其他的用途。今日一早,禮部侍郎就已經給朕上了摺子,將這件事說清楚了。”
“還能是什麼用途?”太后還是不死心,她今日倒是要將這件事給問個清楚明白。
“這筆錢,本就是寧王妃為了老九徵集的,用來賑災用的。今年大周天災很多,尤其秋天的時候收成不好,冬天還一直都下這麼大的雪,寧王妃本就想為老九分憂,加上宮宴這邊不順利,她才想到了這個辦法。這筆錢,除去舉辦宮宴的那部分,都會全部交給老九,用在賑災中。”
皇上有些痛心疾首,像是對太后也失望了一樣:“寧王妃比很多人都要想的長遠,雖然是女子,卻能像是老九一樣,憂國憂民。哪怕今日她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非議,她也沒有去找朕訴苦。這樣的以德報怨,母后,您還怎麼忍心將她關到宗人府中呢?您這是讓寧王妃,讓老九,也讓朕心涼啊!”
皇上捂著自己的心口,字字都戳在了太后的身上,讓她登時像是被雷劈了一樣,不能動彈。
事已至此,她還能說些什麼?元錦玉這分明就是有備而來!
早上的時候摺子就呈上去了,可是流言還是中午才愈演愈烈的!太后看著她的目光,別樣複雜。
她不知道是這個女子深謀遠慮,還是她真的是憂國憂民,總之皇上都已經信了她了,而且有整個禮部為她作證,自己想要懲治她,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太后有些頹唐地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語。
不光是她,連淑妃都震驚了。
這是……又反轉了?我的天啊,元錦玉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她到底是要給被人多少驚嚇才算是結束!
用這筆錢來賑災,虧她想得出來!
元錦玉知道,就算是人證物證俱在,肯定還會有很多人用惡意揣測她。
但蒼天可鑑,她從最開始,就沒什麼想要斂財的心思。她不缺錢,也不需要用這種漏洞百出的手段來為自己斂財。
可是每當她看著宮中這些妃子,看到那些大臣們享樂,揮金如土,再看向路邊,卻有著那麼多人穿不上棉衣,吃不飽飯的時候,她就會很心疼。
她其實沒那麼高尚,既然把籌到的錢,都放在了慕澤的名下,就說明,也是想為慕澤積累些好名聲。
但不管出發點如何,她只是希望,國家有難的時候,真正去賑災的,不該只是幾個王爺。
那些高門大戶,他們拿著皇室每年給的補貼,從普通的百姓手中收著租子,到了這一刻,為什麼,不能和百姓同甘共苦?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事情,元錦玉真的不想看到了。
所以她只希望,這些人,能吐出八千兩,就給她吐出八千兩來!能吐出一千兩,就一千兩!
十幾萬兩銀子,在她看來,真的不算什麼。可是用在賑災中,卻能救活成千上萬的人,讓更多的人,不至於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死去!
如果效果好些的話,或許到了明天冬天,哪怕還會有雪災,慕澤也不會一去賑災,就這麼久都不回來。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元錦玉不奢求別人都能想到還身在遠方的寧王,她只是希望,最起碼,有了這筆錢,賑災能早日結束。
既然都是大周的子民,那又有什麼理由,不風雨共濟呢?
所以今早皇上在看到禮部侍郎所上的摺子時,在書房中沉默了許久。
這大周,有幾個妃子,能像是元錦玉這般,目光這般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