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世梟臣> 第三卷 雨亂京華 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地儒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雨亂京華 第二百八十七章 北地儒將 (1 / 2)

靖北王麾下有一支名為北地軍的常備武裝,大奉立國初期為抵禦四方蠻夷,組建了北地軍,西涼軍,鎮南軍三支軍隊。

雖說是同時組建,但三支軍隊的命運卻大不相同,西涼軍在三百年前的西姆山一役中全軍覆滅,守將霍成思陣亡,西羌大軍從項州長驅直入,差點攻入朔州,雍州之地。

鎮南軍也是命運坎坷,幾經轉折,如今雖說編制還在,但早已不是當年的鎮南軍;這三支軍隊中唯有北地軍保留了下來,不過因為早年間下放軍權,如今的北地軍軍權並不在兵部,而在靖北王手中。

北地軍盛名在外,威震北蠻,這支常勝之師的統帥便是有著北地儒將之稱的齊溪,齊溪本是儒家弟子,從青州出來後回到北境,因為學識淵博,見識不凡,被年輕的靖北王委以重任。

後來齊溪用事實向靖北王證明碰到齊溪是他撿到寶貝了,齊溪不僅精通儒學,在武道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凡,後來北地軍選將,齊溪毛遂自薦,做了軍中偏將,就當所有人以為這位白面書生遭不住幾天軍旅生活時,齊溪用事實打了他們的臉。

齊溪不僅待住了,而且一直待到了現在,齊溪雖說從不上陣殺敵,但是他卻有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能力,他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向北地軍的將士證明了並不是只有武官可以統軍,儒生照樣可以。

齊溪最厲害的一次便是指揮五千將士深入北蠻腹地八百里,五渡遼河,不僅牽制了五萬北蠻軍,更是差點讓十五萬北蠻軍全軍覆沒,這一仗不僅保住了山海關,更是奠定了他在北地軍中無可撼動的統帥地位。

一位北地儒將,兩位邊境猛虎,有此三人在的北地軍不僅讓北蠻忌憚,就連高禎也為對此頗為關注,好在靖北王和安西王不同,沒有和殷都鬧掰,不然齊溪就是下一個林天曉。

北境,靖州山海關。

作為北境第一關,山海關北接北蠻遼安勒格,東面是黑嶺山,沒錯,就是法相寺所在的黑嶺山。

而他的南邊便是一望無際的塞北平原,所以一旦山海關沒了,那北蠻騎兵就能長驅直入,衝入靖州府邸,寬闊的塞北平原根本無險可守,到時候等待靖州百姓的就是北蠻騎兵無情的屠刀。

為了扼住這個咽喉重地,北地軍不惜將帥營設在了山海關,整個山海關駐紮了將近六萬北地軍,佔了北地軍總人數的一半還多。

山海關不愧為北境第一關,關隘由一塊塊一米長的巨石壘砌而成,這些花崗石被削成一塊塊一米長的石塊,堆積成二十米高的關隘城牆。

歷經五百餘年的風吹日曬,這些花崗石依舊堅挺,只不過上面多了一些歲月的劃痕,顯得厚重敦實了許多。

關隘城牆綿延百米,將黑嶺山和西邊的雄峰山連在一起,整個關口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鎖,將這座直通南北的要道死死鎖住,在山海關牌樓面前的牆面上,還能看到黑一塊白一塊的痕跡,這些黑的就是真氣碰撞產生的炸痕,而白色的則是常年修補的痕跡。

在這些修修補補的痕跡中,有一塊焦黃色的創痕格外刺眼,因為在這塊花崗石中,鑲嵌著一塊散發著金光的佛陀舍利。

佛門功法中最著名的便是金剛術,佛門金剛術也被稱為武林第一煉體之術,尋常武者修武都是以修真氣,滋養筋脈為主,而佛門金剛術則以煉體為主,真氣在流經筋脈後,還需要滋養自身肌肉骨骼。

久而久之,這些佛家弟子的筋骨就比同境界武者要強上不少,而那些突破半步神魄的佛陀高僧,在圓寂或者戰死後,周身筋骨並不隨之覆滅,他們會以舍利的形態一直流傳下來,而當年十八高僧山海關拒敵後,就有一位高僧自爆丹田,攔住了北蠻大軍。

真氣暴體所長生的強大威力直接讓兩萬北蠻大軍化作齏粉,同樣的這位高僧也隨之屍骨無存,等到戰事結束,鎮守山海關的守將才在城牆上發現這枚嵌入城牆一指長的佛陀舍利。

如今這塊佛陀舍利已經成為山海關將士們的精神支柱,而十八高僧的故事也在山海關口口相傳,雖說南方已無佛陀,但是在北境,尤其是靖州,佛家依然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其關鍵便是佛門身後有著北地軍。

年過半百的齊溪盤膝坐在軟榻上,面前泛黃的地圖上將北蠻進攻的路線標註的一清二楚,作為戰事重點的平牢關也被他畫上了紅圈。

齊溪一身儒袍,頭頂純陽頭巾,面色嚴肅滄桑,整個人給人一種素潔窮酸的感覺;在齊溪身後掛著一把古劍,黑檀劍鞘,裹以北地犛牛皮,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雖然身不在平牢關,但是這位北地儒將卻一直在關注著平牢關戰事,從手下斥候送來的情報來看,平牢關的情況不容樂觀,這次慕容灼灼統軍出戰,麾下的北蠻軍訓練有素,攻守有度,和以往的北蠻軍明顯不同。

此時,一陣敲門聲響起,齊溪頭也不抬的說道,“進。”

一個身著赤紅袈裟,左手握佛珠,右手持禪杖的,無發無眉的老僧緩緩走進來,左手立在胸前,拖著深沉的嗓音說道,“齊將軍,王爺回信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