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中庸》《修身》三文更是天下學子夢寐以求之物,若能拜孔先生為師,習得儒家經典,那我寧頌便不負此生。”
沒錯,此時跪地求師的便是寧小川的三哥,寧頌,寧家五子中唯一一個喜歡文學典籍之人,詩文造詣深厚,從小熟讀百家經典,對經書,史書,算術諸多方面都有涉獵,駢文更是獨領風騷,同時也是對寧小川最為嚴厲之人。
孔盈看著寧頌無奈說道:“你和寧夫人再過幾天就要回去了,要是我爹還不答應怎麼辦?”
“哎……”
寧頌嘆了一口氣,直接起身,倒是把孔盈嚇了一跳。
“若今日之後孔先生還是執意不收我為徒,那就說明我確實入不了先生法眼,與這儒家典籍沒有緣分,之後就不會再來打擾先生,讓先生為難了。”
孔盈看了看院門,有些抱歉的看著寧頌說道:“頌哥哥對不起,我爹不聽我的,我實在是幫不上什麼忙。”
寧頌輕輕一笑,笑起來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感覺就像是特意為寧頌寫的一般,舉止優雅,談吐不凡,那種由內而外的謙和溫雅讓人倍感舒服。
“小盈,你又沒犯錯,沒必要對我道歉,即便先生不收我為徒,我也不會怪你,我們依然是朋友。”
孔盈聽完後,再度樂呵呵的一笑,露出兩個小虎牙,“謝謝你,頌哥哥,對了,我剛剛在山上摘了一些海棠花,準備給夫人送過去,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啊。”
寧頌看了看院門,無奈說道:“今日天色已晚,我就不再煩擾先生了,不過小盈你都到家門了,不回家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孔盈聽完拉著寧頌的胳膊就往外走,“沒關係啦,我見我爹什麼時候都能見,倒是夫人不一樣,過幾天夫人就走了,想見也見不到了。”
寧頌無奈,帶著孔盈來到了他和寧夫人住的小院。
院子裡種了一些竹子和牡丹,寧夫人喜歡竹子,在寧府內就種了一片竹林,即便到了前城山也還是如此,種了一院竹子,風吹竹林,嫋嫋梭梭,空氣中還有淡淡清香。
寧夫人端坐於竹亭中,手中捧著《開言》,讀的津津有味,這是一本很經典的儒家讀物,上到皇帝百官,下到尋常百姓,都會時不時的拿出來讀一讀。
文章通俗易懂,故事有趣且耐人尋味,據說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感覺,面前石桌上放著一壺薰香,身後的丫鬟正幫寧夫人揉肩。
寧夫人體態端莊,舉止莊重,長髮盤在腦後,額頭上雖有幾絲皺紋,但仍給人一種華貴美豔的感覺。
“娘,孩兒回來了。”寧頌推開大門,衝著竹亭拱手說道。
“寧夫人,我來看你了。”倒是孔盈這丫頭不認生,直接興沖沖的跑到寧夫人身邊,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
“頌兒回來了,這……你怎麼把小盈也帶回來了,為娘也沒有給小盈準備什麼。”
寧夫人放下手中讀物,一臉欣喜的看著孔盈,來前城山半年了,要說寧夫人對誰印象最深,那就是孔盈了,這個活潑可愛,每次見了都笑嘻嘻的小姑娘讓寧夫人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這誰叫自己家五個傻小子一個姑娘都沒有,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這寧夫人就缺個棉襖。
“夫人不用準備的,能見到你我就很開心了。”
說完她把手裡的海棠花拿了出來,“夫人你看,這是我特意給您摘得海棠花,可香了。”
寧夫人笑著接過海棠花鼻子湊上去一聞,花香四溢,“還真是挺香啊,傻姑娘別站著了,來,坐下說。”
“好嘞。”孔盈滿心歡喜的坐了下來陪著寧夫人說這說那的,而寧頌這個被無視的人只能無奈搖頭,站在寧夫人身後。
看著寧頌一直站著,孔盈有些於心不忍的說道:“夫人,要不,您讓頌哥哥坐一會兒吧,他在我家門前跪了一天了。”
寧夫人看了看寧頌,開口道:“小盈讓你坐,你就坐下吧。”
“是。”寧頌拱手坐在一旁,這雙腿可算是解脫了,不由得露出了輕鬆的神情。
“頌兒這孩子,就是死腦筋,非要拜孔先生為師,你一不是儒家弟子二不是孔家嫡傳,人家孔先生怎麼可能收你為徒,你這不是讓人家先生為難嗎?”寧夫人有些無奈的說道。
“夫人,您也別這麼說,頌哥哥也是為了能學的更多一些。”孔盈站出來幫寧頌說道。
寧頌拉著孔盈的手,無奈說道:“也就你幫他說話了。”
寧頌拱了拱手,“娘,今天是最後一次了,明天若是孔先生還不答應,孩兒就死心,跟您回家。”
聽到回家兩字,孔盈心裡突然咯噔一下,是啊,寧夫人他們都來半年多了,是時候該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