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早就知道將最佳男主角頒發給林舒,會引來網友的微詞。
因此在林舒走下舞臺的第一時間,一位穿著唐裝,頭髮銀白的老者便來到了舞臺。
雖然他的面容枯藁,但卻給人一種精神矍鑠的感覺。
走到舞臺中間,他看了眼坐在臺下的明星,平靜道:
“綜影電影節發展至今,已經過了五十六個年頭。”
“電影節成立的初衷,是希望更多好作品能被大家看見。”
“因此此屆電影節,我們將規矩做了些許改動。”
“從這一屆開始,電影節評選將沒有任何限制,一切以作品為主。”
“希望這些變動,能為電影事業,帶來新的生機!”
這次變動,跟林舒本質上沒什麼關係。
在許多送上來的電影作品裡,本該獲得更好獎項的一些人,因為這些限制,導致一部電影或是個人,不可能獲得超過五項以上的大獎。
因此多番考慮後,主辦方投票決定,將這一規則取消。
只要作品足夠好,甚至能拿走綜影電影節所有大獎。
老者話音落下,整個會場驀然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但絕大多數都是些觀眾,很多影視人對此表現的並不是很樂觀。
規則改了,也就意味著,有些人不再能靠著這種規矩,在電影節上斬獲一些大獎。
拿最佳導演處女作和最佳導演舉例。
之前一些口碑爆炸的新人導演,拍攝出來的作品大多隻會申報最佳導演處女作。
而不會申報最佳導演。
畢竟他們自己也沒有把握能拿到最佳導演,而申報最佳導演處女作,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考慮與其一個獎都拿不到,還不如穩健點。
至少參加電影節不會一無所獲。
但這次改動過後,導演完全可以申報兩項大獎。
如此一來,就加大了最佳導演的競爭力。
萬一有一部很口碑爆炸,演技爆炸的電影,甚至能將所有大獎拿走。
這無疑是很多人都不想看到的。
當然!
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整個影視從業者。
將改動宣佈後,老者便轉身走下舞臺。
但此時!
網上對蹤影電影節的討論,才剛剛開始。
“前幾屆電影節,單論演技來說,明明可以給到更優秀的演員,結果卻給了第二名。”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總之我支援這個變動。”
“以後拿獎的競爭力肯定更大了,不過獎項也更有含金量。”
“希望下一屆電影節,能看到某部電影,橫掃整個電影節。”
“難怪主辦方把最佳男主角獎頒發給了林舒,合著從今年開始,之前的潛規則已經沒了!”
“挺好的,支援!”
“這屆電影節,林舒絕對是最大贏家,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人家才二十二歲,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