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正月已過,到了二月期間,姜維又要回學堂上學了。
這一次,他帶了足夠的束脩來到了夫子家中,還帶了一些姜小念做的泡蘿蔔。
結果還沒到中午,他就又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五十多歲的老夫子。
姜孟良見狀,連忙迎了上去。
“夫子,這是怎麼了?是不是我家大虎子惹事了?”
夫子連忙走上前道:“不是,不是,是老夫有事找你們商量。”
“哦,是這樣啊,快請進!”
夫子第一次來姜孟良家,見姜家居然有兩間青磚房,著實驚了,在這個窮山村裡,能夠住上青磚房,簡直是不可思議。
姜孟良請夫子進了自己的房間,那裡暖和,周慧慧又用雜貨店老闆送的那套瓷杯泡了茶,奉到夫子面前。
“不知夫子來寒舍,有什麼事?”
夫子坐在炕上喝了一口茶之後,開口道:“老夫過來,主要是想要和你們商量一下姜維學習的事。”
“您請說。”
“姜維這孩子,悟性很高,這次帶來的文章老夫看了,寫得很不錯,正因為這樣,老夫建議你們把他送到鎮上的大學堂裡面去,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東西。”
頓了頓他又面帶羞愧道:“說來慚愧,以老夫的學識已經教不了他了,再在我這裡待下去,怕是要耽誤他。”
姜孟良大概瞭解了夫子的意思,十分感謝夫子親自過來和他們商量此事,一定要留他在這裡吃午飯。
姜小念和芙蕖準備了豐盛的午餐招待夫子,夫子吃得很是滿意。
“那老夫就先走了,姜維的事情你們要上心。”
“好,多謝夫子。”
送走夫子之後,一家人便回到房間商量姜維上學堂的事情。
村中的學堂大多數是附近幾個村裡的孩子去,要求不高,只要能認字就行,像姜維這樣努力鑽研的人少之又少。
夫子雖也是秀才出身,但年歲已高,又一直呆在鄉下,沒有再汲取新的知識,所教的東西確實有限。
鎮上的學堂有好幾個,姜孟良打算讓姜維去姜老太爺和姜孟成教書的學堂上學,可遭到了周慧慧的反對。
“到那裡去,待會又覺得我們家要佔他們的便宜了,我不同意。”
姜小念也不喜歡大伯家,更加不想再和他們家扯上什麼聯絡,每年過年的時候送點孝敬銀子就算了,其他時候最好不要見面。
姜孟良拗不過她們都不同意,只好妥協。
“明天我們就去鎮上,訪訪其餘的幾個學堂,最好是要能留宿的,現在天冷,要是讓大虎子每天來回跑,得凍壞了。”
第二天一大早,姜孟良和周慧慧便去了鎮上,順便帶了一部分食材過去。
錢德厚聽說他們要給姜維找學堂,十分熱情,說他媳婦平常喜歡和別人聊天賞花,打聽學堂的事情包在他身上了。
姜孟良和周慧慧從前雖然也常來鎮上,可大多數都是到飯館和雜貨店,對鎮上其他並不瞭解,現在有錢德厚幫忙,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