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與兩名編輯討論了一個下午和晚上,書名也想了出來,叫做《漫道》,顧名思義,漫畫之道,然後又根據兩名編輯的提示,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對name進行了重新的創作。
&ne得到兩個人的認可之後,郗慕晗在晚上回家之後,將name 交到沈昕的手上。
&ne!”郗慕晗將name,放在了飯桌上。
沈昕正吃夜宵,聽到了郗慕晗的話,愣住了,詫異地看著她,“你畫的?”
“那當然。”
&ne,看了一眼漫畫的名字,輕念出聲來,“《漫道》?”
“嗯,以漫畫家為題材。”郗慕晗自信滿滿。
“什麼?”沈昕眨巴了一下眼睛,腦子有些發暈。
“哥,是‘以漫畫家為題材的漫畫’,就是我們經常接觸的話題。漫畫家,你和我都熟悉,你畫起來也得心應手。”
“呃……”
提到與“漫畫家”相關的漫畫,沈昕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小老師的《食夢者》,又名《爆漫王》,這部漫畫的卷均到達了八十萬冊左右,對於這類題材的作品而言,這已經是一個誇張的數字了。
除了《食夢者》外,也有一些與漫畫家相關的漫畫,像《漫畫家與助手》、《週刊少女野崎君》,還有瀨尾公治的漫畫《hitman》,但是有一說一,都不能和《食夢者》相比,因為在這部漫畫中,大場鶇和小畑健兩個人,將漫畫家的心酸與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它的意義又不僅僅在於此,更是第一次完整地披露了一名新人想要連載,所經歷的過程,包括但不限於投稿、連載會議、契約專屬制度等等,讓讀者瞭解到漫畫家的不易,以及想要成為漫畫的流程。
所以,如果以“漫畫”為題材,沈昕肯定會將漫畫與《食夢者》作比較,如果不能讓沈昕滿意,沈昕不排除直接投否決票。
一方面,因為沈昕看過《食夢者》,拿兩者做比較,是在所難免的。更何況,連《食夢者》那種質量的漫畫,也只是拿到七八十萬冊的卷均,說明這類漫畫的天花板不會很高。
郗慕晗見到沈昕沒有出聲,心情頓時糟糕起來,目不轉睛的盯著沈昕。
“哥,不行嗎?”郗慕晗緊張的問道。
&ne,一邊問道:“也不是不行,小晗,你能說一下對於這部漫畫的想法嗎?”
“嗯。我的想法是,以昕哥為主角,畫一部漫畫!”
“……”
沈昕一頭冷汗。
儘管《食夢者》中,高木秋人和真誠最高的原型是大小老師,但以沈昕為原型創作漫畫,他一時間,還是無法接受。
“具體怎麼畫?”沈昕深吸了一口氣,又接著問道。
“故事主要分兩條線,一條線是主角,也就是昕哥,如何繪製漫畫,另一條線則是漫畫家之間發生的事,比如左原老師和D版,再比如,最近的工作室事件。”
現實題材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緊貼著現實事件。
“作品呢?”
“作品當然不可能使用你畫的那幾部,屆時,我和顏姐、王哥會仔細討論。可能是因為終於找到事做,王哥好像一直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