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俞晨的內心也很糾結。
《DN》的小書下滑一兩個位次,他並非不能接受,而是擔心《DN》崩了。
儘管顏菲一直表示沒問題,但他還是不太放心,很想親自去和沈昕談一下,卻又怕沈昕受到的壓力太大,而且,網上關於《DN》的討論依然比較激烈,便耐著性子,沒有去找沈昕。
直至第26話“跌倒”釋出,網上的輿論才發生了逆轉,連帶著《DN》在小書的票數也得到了回暖。
速報和小書雙第一,正式宣告《DN》回來。
俞晨還沒來得及鬆口氣,銷售部那邊便打來了電話,告訴他《DN》第三卷,首版150萬冊。
一百五十萬?
俞晨足足想了十幾分鍾,讓顏菲過來,跟銷售部溝通與一下,順帶再跑一趟宣傳部,聯絡後續對《DN》的宣傳事宜。
“你再抽時間問一下沈老師,下下個星期是否要卷頭彩頁。”在顏菲轉身要離開的時候,俞晨叫住了她。
如果是其他漫畫家,肯定沒問題,但沈昕還真不一定。
倒不是沈昕看不上卷頭彩頁,而是沒時間——同時繪製兩部漫畫,其中一部再畫上彩頁,工作量太大。
顏菲應了一聲,離開了編輯部。
第一卷92.5萬冊,第二卷94萬冊,不知道第三卷能賣出多少?
首版150萬冊……會不會太多呢?
俞晨撓著頭,心裡也有些不安。
……
11區,《少年Leap》的編輯部,玉川遙在休息室,耐心地等待著編輯。
&ne》完結之後,他著實好好的休息了一段時間。
對職業漫畫家來說,畫漫畫是很耗神的事,長篇漫畫更是如此。當一部作品完成之後,體力和精力都幾乎於透支,如果不休息一年半載,根本緩不過來。
此外,漫畫家也要趁著這段時間充電。
選定下一部漫畫中可能會用到的題材,以及閱讀大量資料,以便在漫畫中使用——事實上,在創作過程中,一部分的資料查詢,放在動筆之前。這一部份資料足以應付作品前期內容,而到了中後期,作者要一邊查詢資料,一邊連載漫畫。
其實,也有一部分作者,選擇最“經濟”的做法,咬定一種題材後,不輕易更換型別,這樣一來,上一部漫畫查到的資料,可以繼續在下一部漫畫使用,這樣便縮短了漫畫的更替週期。
這樣的漫畫家,其實也很常見,比如,畫足球漫畫的漫畫家,下一部漫畫就有一定機率是足球,類似的還有戀愛漫畫。
趁著休息的時間,玉川遙也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華夏語,同時也與一名華夏人練習對話,簡單來說,他能聽懂華夏語,但說話的語調還不太準。
在這段時間裡,他也想了一些題材的漫畫,最終還是回到了體育,只是,這一次並不是籃球。
本來今天與石沢說好,向他投遞稿件,而且自己也沒什麼事,便來到《少年Leap》的編輯部,很不湊巧,石沢因為要開連載會議,所以,他只能在休息室暫時等待。
閒來無聊,玉川遙拿出手機,開啟了漫畫志的app。
雖說他不向漫畫志投稿,但是,漫畫志的出現,還是讓很多漫畫家有了新的去處。而他下載漫畫志的原因,除了上面有不錯的輕改漫畫外,還有就是想看沈昕的《DN》。
在得知《鋼煉》完結,沈昕立刻就開了《DN》後,玉川遙多少有些擔心《DN》的質量,畢竟,兩部漫畫的時間捱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