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和作品,哪個更重要?
這個其實是一個很難講明白的問題,通常來說,平臺對作品的加持作用更大。◢隨*夢*小◢說щЩш.
一個好的平臺,可以將一部好的作品,推向給更多的讀者,所以,當兩本雜誌的銷量差別太大時,平臺的作用就會顯得非常關鍵。
這一點,沈昕深有體會,他在繪製《y’s》時,就清晰的感受到過,一個好的平臺能對作品有多大的加成。
所以,沈昕在離開《new world》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在國內最好的雜誌上連載,一定要抓住機會。
但是,隨著對漫畫行業的瞭解,沈昕對平臺和漫畫之間的關係,也在發生著變化。
如果平臺有一定曝光度,只要作品的質量過硬,漫畫照樣可以起來。
這並不是信口胡說,因為有漫畫做到過,就是《進擊的巨人》。
當初諫山創在向《jup》投稿時,結果,《jup》的編輯以“你的畫風不適合《jup》”為由,拒絕了這部漫畫,諫山創不得不轉投講談社。
諫山創在08年以短篇故事《orz》出道,09年10月在《別冊少年agaze》連載。
《週刊少年agaze》在11區的銷量僅次於《jup》,但其增刊《別冊少年agaze》卻不一樣。
首先,《別冊少年》是月刊,發行週期要比周刊長很多;其次,《別冊少年agaze》是在09年的9月創刊,即是說《巨人》在這本雜誌的第2期開始連載。
之後,《巨人》熱度持續增加,並在14年,排在11區漫畫單行本銷量第二名,第一名是《海賊》,兩部漫畫的差距只有10萬冊。
平臺重要嗎?《巨人》在一本新創的月刊雜誌上連載,雜誌的銷量和名氣與《jup》相比,處於下風,但《巨人》的成績卻是很多在《jup》連載的作品,都無法企及的。
平臺不重要嗎?《別冊少年agaze》雖然是新創雜誌,但它的身後可以動用的資源,卻不是二線雜誌社可以相比。
所以,沈昕才有了剛才的說法,並非平臺不重要,而是如果幾個平臺之間,沒有拉開絕對的差距,他就有選擇的機會。
再者,他本身在國內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只要平臺不是太差,無論在哪個平臺,其實都差不多。
尤其,在網路時代來臨之後,平臺的作用同樣被模糊化了,此外,能在d版網站拿到第一或者前幾名的漫畫,同樣很有人氣。
《ic future》當然也懂這些,因此,合同裡才有一個條款,在合同期間,漫畫家不許向其他雜誌供稿,為的就是避免這種情況。
王聞弘和顏菲嘴巴微張地看著沈昕,沒想到他能說出這麼硬氣的話來,尚浩志也非常驚訝。
他在這件事上,無疑站在雜誌社一方,這是因為他是《ic future》的總編,他要維護雜誌社的利益,但他又不想讓沈昕離開《ic future》。
這就有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