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了……”
王聞弘坐在沈昕的對面,將賀歲杯的最終結果,告訴了沈昕。
&nic Future》上連載,而《逆轉人生》則被app收下。
“另一名作者同意在app上連載?”沈昕疑惑道。
&nic Future》是國內銷量最多的雜誌,更容易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但是app是易書文化的新產品,以後要與多漫app對抗,所以,在資源上肯定有一定傾斜,同時,app方面也會為作者配備責編,在動畫的製作,以及單行本的資源上,都會有所傾斜。”
“這麼說,app上連載的作品,也需要編輯跟進?”沈昕好奇道。
“暫時是這樣。雖說讓讀者篩選作品,也是不錯的想法,就像多漫網那樣。但是,畢竟還是有《Comic Future》在,易書文化的重點還是單行本和雜誌。”王聞弘解釋道。
沈昕點頭。
聽王聞弘這麼解釋,他明白了大概。
&nic Future》和多漫網走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途徑。
多漫畫類似於網文,把所有的作品,全部擺放在網上,讓讀者去挑選。
這樣做的好處是連載門檻低,作者自行上傳,只要作者的資金充足,哪怕賺不到錢,也可以一直連載。
壞處則是由於大幅度降低了連載的門檻,導致連載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如果不對作品進行分等級,對網站的形象可能會有影響。
《CF》的app則很明顯想做精品漫畫的app,而且,依靠於《Comic Future》的強大書庫,app不會缺少內容,如果再推出二三十部精品漫畫,app同樣會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缺點則是門檻太高,有可能比一些二流雜誌的門檻更高,這或許會讓一部分作者,望而卻步。
從目前來看,很難說兩一種質量的app會更好,一種是把權力交還給作者,讓他們自行創作,用故事吸引讀者,另一種,則是嚴格把關,挑選高質量的作品。
一個app,一種風格。
華夏的漫畫產業這麼大,能夠容納這麼多不同型別的app。
就像網路,有些網站精於二次元,有些網站擅長都市或者玄幻,有些網站專攻無線文,有些網站則主打ip。
但無論哪一種型別的網站,都有自己的擁躉和支持者,小平臺也能在大平臺之間的縫隙存活。
這就是網路時代。
“對了,《鋼煉》去年12月份的銷量也統計了出來,202萬。2個月,銷量超過400萬冊,我看不要一年,再來三四個月,差不多就能超過 1000萬冊了。”王聞弘想起了單行本銷量的事情。
“哪有這麼快?”沈昕擺手,“動畫第一季過半……之後,就是9集的原創劇情,屆時銷量會怎麼變化,誰也說不清楚。”
“也是。”王聞弘點頭。
畢竟是原創劇情,儘管沈昕在創作之中也提了不少建議,並在設定上,和《鋼煉》的後續劇情相契合,同時,劇本也得到了莊司宇野的認同,但成品依然很難保證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同。
“幸好,最近《鋼煉》的劇情開始走高,讀者的反饋也很熱烈。”王聞弘笑道,“尤其新出來的那個角色——不停挖地道的人造人斯洛斯——在出場之後,直接面對艾爾利克兄弟以及奧利維亞少將,被潑了一層混合燃料,丟進了雪地裡。很多讀者都對這名新角色感到好奇,貌似他之前也沒怎麼出現過。”
“斯洛斯是‘懶惰’嘛,算是最後一個出現的人造人了。”
“咦?現在只出現六個吧?如果是按‘七原罪’來排,應該還差一個。”
“啊?那一個已經出來了,只不過還沒揭露他的身份而已。”沈昕摸著鼻子,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