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昕吃掉的那三顆漫畫膠囊,只是提供了和漫畫創作有關的技能,至於其他方面,比如漫畫的成績、單行本資料,並不會涉及。
但他還是憑藉記憶,對《棋魂》的資料有一定的瞭解。
就拿《棋魂》來說,佐為消失確實讓一部分人放棄了棋魂,但是,說起來有些讓人難以置信,《棋魂》在佐為消失前後的收視率,沒有太大的波動,至少沒有出現崩盤的狀態。
單行本的銷量也是如此,在佐為消失前後,銷量並沒有斷崖式下崩。
唯一變化的就是小書。
這估計也和追讀的人,內心更容易受到波動有關。
王聞弘一臉質疑,根本不信沈昕的話。
“這本書……聽說快完了?”
這是沈昕之前說過的話,王聞弘突然想到了這句話,便又隨口問了出來。
“嗯。我估摸,也就明年年底或者後年年初。”沈昕也沒有說的太確定。
王聞弘神色略微有些失落,兩個人的合作,最遲到後年年初,就結束了。
“老師,後面想好畫什麼漫畫了嗎?”高航好奇道。
“還沒。”沈昕搖頭。
“還是競技?”王聞弘問道。
沈昕搖頭,老是畫一種型別的漫畫,漫畫家很容易疲憊。但不得不說,畫同一型別的漫畫,確實又是最容易出成績的方法。
很多漫畫家,在一部漫畫出名後,後續漫畫,都會跟和出名的那一部相似。
就像《食夢者》中,真正信弘說的那樣,漫畫家都是賭徒,每一部漫畫完結,都要賭下一部書是否會大火。
很多人都不敢拿自己的未來冒險。
其實網路作家也是如此,為什麼一名網路作家在寫出一部大熱後,很少有人會轉型寫其他型別的?其中一個原因,減小下本仆街的機率。
往好的方面說,網路作者如果寫同型別的,如果不是太隨意,內容肯定會更精彩。畢竟,經驗、文筆、節奏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也會造成一個弊端,即是如果作者想著省力,套用上一部書的套路,那麼,他寫出的可能會同質化。
這些人的選擇無可厚非,畢竟轉型有風險。
網路甚至漫畫,都是商業創作,說大白話就是為了掙錢,至於情懷,只能在不為生計發愁之後,再去考慮了。
王聞弘也知道轉型的難度,便吧唧了一下嘴,但考慮到《棋魂》也是沈昕轉型後的作品,他也沒提出異議。
濃香的味道從廚房飄出,高航嚥下了口水,乾巴巴的看向廚房。
王聞弘剛想轉移話題,突然聽到兜裡的手機響起。
他掏出手機,看了一眼螢幕上的名字,有些驚訝。
“誰啊?”沈昕看出王聞弘有些為難,便好奇的問道。
“顏菲。”王聞弘苦笑一聲。
沈昕和顏菲在不同的雜誌社,因此,兩人很長時間沒有聯絡。
倒不是沈昕不想和她聯絡,而是怕像上次那樣,再被好事者誤會。
王聞弘接通電話,問道:“顏菲,你怎麼有時間和我聯絡?”
“蠢貨!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爛。”
王聞弘話音剛落,顏菲的痛罵聲便從話筒中傳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