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龍小心翼翼道:“為什麼說現在的工作保不住了?”
老吳嘆氣道:“公司已經三個月沒有發工資了。”
“這樣啊!”高傳龍建議道,“如果想賺錢的話,還是寫其他題材的小說比較好。”
老吳搖頭道:“我還是想寫武俠小說,其他題材不熟悉。”
“這……”高傳龍和杜雨兩人面面相覷。
老吳欲言又止。
杜雨詢問道:“老吳啊!難道你對武俠非常熟悉?”
老吳鄭重地點點頭:“其實,我有一個公眾號叫‘武俠夜話’,專門講武俠小說,已經發布了三百多篇武俠相關的文章。”
高傳龍聞言大驚,肅然起敬道:“我瀏覽公眾號資訊流時,好像看到過一個‘武俠夜話’欄目,沒想到是老吳你!失敬!失敬!”
老吳嘆氣道:“唉!可是看的人不多,最近‘武俠夜話’的流量越來越低,閱讀量只有幾百了。”
杜雨不知道“武俠夜話”,有意考考老吳:“老吳!那你跟我們說說武俠的發展史。”
高傳龍也想看看老吳的真才實學,默許了杜雨的做法。
卻說,老吳滔滔不絕講道:“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深受讀者喜愛的文學型別,長久以來都伴隨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特別是在金庸宣佈封筆之後,這種情緒更是愈演愈烈。
很多人開始擔心,金庸之後,武俠小說還有發展的空間嗎?
還有誰能寫出超越金庸的作品呢?
就在這時,古龍出現了。
他和金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同一時代的武俠巨匠。
古龍在金庸的基礎上再次將武俠小說的水平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了金庸和古龍兩座武俠高峰並立的局面。
於是,人們的悲觀情緒又轉化為了對金庸和古龍之後武俠小說前景的擔憂,認為他們已經將武俠寫到了極致。
然而,武俠小說並沒有因此停滯不前。
在古龍之後,溫瑞安又帶來了新的驚喜,他筆下的‘四大名捕’是前所未有的俠客形象,給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緊接著,黃易的出現更是讓武俠小說的局面煥然一新,他的《尋秦記》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至此,人們開始將金庸、古龍、黃易、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武俠小說的五大巨匠,即‘金古黃梁溫’。
但即便如此,悲觀情緒依然沒有消散,甚至有人斷言:‘金古黃梁溫之後,再無武俠。’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到了2001年,武俠小說又迎來了新的轉機。
今古武俠的興起,大陸新武俠的崛起,以及數百位武俠作家的共同努力,共同醞釀了一場武俠小說的新革命。
同時,網路武俠也開始嶄露頭角,為武俠小說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即便如此,悲觀論調依然不絕於耳。
有人認為女子武俠不是真正的武俠,中短篇武俠也不能算作武俠,大陸新武俠和網路武俠更是被一些人排斥在武俠之外。
甚至有人宣稱武俠已死。
那麼,為什麼這種悲觀的論調會一直持續,甚至成為主流話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