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字數完讀率,在首秀時參考價值最大,一般認為達到20才算合格。
至於章節完讀率,不同的章節標準不同,第二章的及格線是60,到了第十章就降到了40。
不過,西瓜網後臺有個提示挺有意思的:如果你的資料量沒達到一萬以上,完讀率和跟讀率這些資料其實不太準。
換句話說,讀者基數不夠大時,這些資料只能作為有限參考,不能直接斷定你的小說好壞,得辯證地看。
追更比和書架比這些指標,都是作者們自己琢磨出來的,比如有人說追更比3:1就很棒,也有人覺得2:1才穩當。
但這些都沒有官方資料支援,全憑個人經驗。
而且,就算這些資料好看,也不代表就一定能火,畢竟“撲街”的標準每個人心裡都不一樣。
有的人日收幾百還嫌不夠,有的人日收一塊就樂呵。
所以,西瓜網的流量推薦機制挺神秘的,讓作者們對自己的書該不該繼續寫下去心裡沒底。
再來說說在讀人數和閱讀人數。
在讀人數是指14天內開啟過這本書的人數,但這不代表他們都加入了書架或者追更。
閱讀人數則是當天讀過這本書的人數,同樣不能保證他們會繼續看。
真正能反映當前閱讀活躍度的,是追更人數。
加書架的人不一定會繼續看,說不定哪天就從書架裡刪了。
這些資料怎麼用,全看個人怎麼想了。
既然西瓜網是字界超級公司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從某日頭條的推薦機制來推測一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某日頭條會給文章一個基礎展示量,如果使用者點選閱讀多,文章就會進入更大的流量池,繼續測試受歡迎程度。
反之,如果點選量少,文章就留在基礎流量池裡,慢慢沉寂。
西瓜小說網的推薦機制大概也是這樣,簽約小說在滿足字數要求後,會在書城推薦。
比如,如果書城推薦給100人,有80人開啟,60人加了書架,那這本書就可能進入下一個更大的流量池。
西瓜網推薦小說時,會基於使用者的閱讀歷史來匹配。
但每個人的口味會變,就像你不能指望一個人天天吃番茄炒蛋還樂在其中。
所以,有時候推薦可能並不精準,但具體演算法我們不得而知,只能假設它在盡力匹配受眾。
這整個機制挺機械化的,因為人的興趣多變。
有些作者發現,驗證期有流量,首秀就沒了;或者反過來,驗證期沒流量,首秀卻火了;還有的驗證期和首秀都不錯,後面卻不行了。
西瓜網的推薦機制就像個玄學,沒有固定規律,同樣的題材可能待遇天差地別。
所以,大家都開玩笑說,西瓜網是個賭場,能不能贏,看運氣。
高傳龍看完文章,皺眉了,沉默了。
林婉兒詢問:“老高!又怎麼呢?”
高傳龍悠悠道:“我把流浪青蛙發的文章轉發給你,你也看看。”
喜歡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系統請大家收藏:()這裡有一個超級寫作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