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到了乾清宮,朱元璋正在用晚膳,看了允炆來,放下筷子,讓太監給朱允炆準備了一份,朱允炆坐下來,和朱元璋一起吃飯。吃了一會兒,朱允炆張嘴說:“皇爺爺,藍玉案審完了。孫臣.....”朱元璋打斷他說:“現在吃飯,吃完了再說這個事情。”
等兩人吃完了晚膳,淨手淨面之後,朱元璋讓朱允炆坐下來,讓所有人出去,然後問道:“好了,吃完飯了,你那邊審的怎麼樣了?”
朱允炆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摺,遞給朱元璋,說道:“藍玉招了,承認了謀逆,但只招認了詹微是同黨,詹微倒是招了不少人,還有一些是蔣瓛監視到的,今天都經過刑訊,參與謀逆的一共有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何榮的弟弟尚寶司丞何宏,都督黃恪,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指揮莊成、孫讓,府軍前衛百戶李成,與府軍前衛的若干士卒。”
朱元璋接過奏摺,邊看邊唸叨:“曹震、張翼、陳桓、朱壽、詹微,傅友文,嘿嘿,傅友文,府軍前衛有這麼多人,真可以啊,藍玉。”
朱元璋看了一遍,放下奏摺:“允炆,你覺得該怎麼處理呢?”
朱允炆想起夢裡著名的藍玉案,那達萬人的殺戮,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沉默了一會兒,說:“回皇爺爺,藍玉謀逆,證據確鑿,所有主犯按律要凌遲處死,滅九族。”
朱元璋笑了起來:“允炆,皇爺爺很高興,朕還怕你有惻隱之心,對這些人手軟呢。”
“皇爺爺,藍玉謀逆情有可原,罪無可恕。孫兒企盼皇爺爺能對其他人從輕發落。”
“啪”,朱元璋一把把手裡的茶杯摔在地上,嚇了朱允炆一個哆嗦,窗外的小太監也是一哆嗦,下意識的要進去,長福一把拉住小太監:“你不要命了?皇上和太孫說話,你也敢進去?”
“可是,皇上.......”
“沒什麼可是,在這兒待著,皇上叫你再進去。”
“好的,知道了,謝謝長總管。”
屋裡,一片寂靜,朱允炆跪在地上:“皇爺爺息怒,孫兒不孝,請皇爺爺注意龍體。”朱元璋看著朱允炆,似乎看到了他的父親朱標,一樣的殷切,一樣的寬厚,不由得一陣心軟。過了許久,朱元璋嘆道:“允炆,你起來,皇爺爺和你說說。”
朱允炆坐起來,扶著朱元璋,說:“皇爺爺注意龍體,允炆聽皇爺爺的。”
朱元璋長出了一口氣:“允炆,你是不是覺得凌遲太殘酷?滅九族太殘忍?”
“皇爺爺,允炆.....”
“允炆,我也知道,但是你說歷代王朝,為什麼還總有人謀逆呢?”
“謀逆可以當皇帝啊。”
“是啊,可以當皇帝,你知道皇帝的權力有多大嗎?億萬人匍匐在你的腳下,你的喜怒哀樂會影響億萬臣民,你一言可定任何人的生死,你富有四海,擁有無盡的財富,天下美女任你予取予求。最重要的是,做了皇帝,就不會看任何人的臉色,而是讓所有人看你的臉色。這就是無上皇權的魅力,你明白嗎?”朱元璋站起來,說到激動時,揮舞著雙手。
朱允炆看著朱元璋,他意識到朱元璋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權力已經浸淫在他的每一個細胞裡,他對權力的陶醉,對威脅他權力的人、那些謀反的人那種恐懼、那種憤怒是朱允炆不可想象的。
“皇爺爺,孫兒知道,但是......”
朱元璋打斷允炆的話,說:“不,你不知道,如果藍玉成功了,我們朱家會怎麼樣呢?你想過嗎?我們朱家每個男丁都難以活命,即使活著也是生不如死;朱家的女人可能被賜給新朝的功臣,或者淪為娼妓。這一切你想過嗎?沒有誰生來就是皇帝,都是在權力場裡拼殺出來的,在戰場上拼殺,在朝堂上拼殺,最後才能有一個倖存者。現在是我朱元璋,但是難道別人不覬覦嗎?”
朱允炆愣住了,他想起了夢中明史中,那個被囚禁了五十年的兒子朱文奎,那位四叔奪位之後,就將自己的兄弟貶為庶人,兒子囚禁到五十多歲,是四叔朱棣的重孫才將他放出來,但是長期囚禁,朱文奎連牛馬都不認識,活了幾年就死了。雖然自己現在還沒有兒子,但是一想到這個,心裡不由得發抖。
“允炆,謀反是什麼?你明白嗎?對任何一個皇族來說,謀反都意味著有人不僅要殺你,而且還要殺你的親人。允炆,有人要殺你,你還要對人寬厚嗎?”
朱允炆語塞,是啊,都有人要殺我了,我難道要把命交出去嗎?而且,自己的家人呢?皇爺爺、母親、自己的弟弟妹妹,難道都要把腦袋交給別人,等待別人的憐憫嗎?
“不,我不會,皇爺爺,我明白了,謀逆不用酷刑不足以遏制世人的覬覦之心,原因在於皇權讓無數的人嚮往憧憬,乃至鋌而走險。”
“是啊,皇爺爺老了,時間不多了,能夠幫你做的也不多了,所以未免有些急躁,其實朕知道肯定有人是冤枉的,但沒辦法分辨,也沒有時間去分辨。允炆啊,做皇帝難啊,沒有時間回顧過去是否做錯了,只能往前走,因為永遠有事情要你處理,只有處理好未來的事情,才會有未來。”
“你父親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臣,純屬書生之言,堯舜之所以為堯舜,在於他們能統帥群臣,重用賢才,所以才能被世人稱頌,最重要的是沒有人謀反成功,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朱允炆覺得皇爺爺說的似乎是對的,但似乎又有哪裡不對,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朱元璋說累了,就坐下來,拿起茶杯要喝,發現沒有了,朱允炆趕緊上去倒了一杯茶,遞給朱元璋。朱元璋潤了潤嗓子,說道:“允炆,今天說了不少,咱們就隨便聊聊別的話題吧。”
“好的,皇爺爺。”
“朕建都在金陵,但是很不滿意,允炆有什麼看法嗎?”
“皇爺爺,建都確實是個大問題,目前建都的好處在於地處江南,財稅重地,缺點也在於地阜民豐,容易有奢侈攀比之風,後世怕會志氣消磨,出現陳後主或者李後主這種不肖子孫。”
“是啊,朕也擔心這個。所以讓你父親去陝西、汴梁考察,看能否在陝西建都,在陝西建都的王朝,都要長久一些。但是自唐以後,陝西沒落,不適合作為首都,汴梁也類似。還有人建議在北平,北平做過元的都城,地勢群山環繞,也可以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