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借錢 陪我一天(修) (1 / 3)

借錢 陪我一天修)

時明珠讓羅朝陽和鄧金浩兩人說一下他們廠子的情況。

羅朝陽的廠子是做雨傘的, 訂單飽和,生意每況日下,讓不少工人回家待崗了, 如今剩下的工人有80號人,鄧金浩的廠子是做紐扣的, 工人有60多號人,如今能接到訂單,但生産量不比從前了,工人工資都發不出去了,而且要求也更多,所以他一心求變。

“原本我廠子裡有125個工人,但是裁了一半, 只剩下63人了。”鄧金浩說, “其實我的紐扣廠挺適合做箱包,做衣服的。”他說著,看了看時明珠的小攤,他廠裡現存的紐扣,如果可以資源利用, 會省下不少錢。

見到時明珠之前, 他不抱什麼希望。現在他覺得他們幾個人能成,時明珠在他看來十分大膽聰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定然錯不了。

“我能保證箱包生産後, 就鵬城範圍內有三個商場櫃臺擺放我們的箱包。”鄧金浩說。

“我也能保證三個, 保底三個,有一個櫃臺是首都那邊的,這個肯定能上。”羅朝陽說, “我有個老朋友在首都那邊,算是百貨公司的經理。”

時明珠聽得目瞪口呆,忍不住看向邵瑞瓊。

邵瑞瓊倒也不怵:“以前我老主顧的客戶都是我去維護的,如果産品能保證款式新穎,我應該能談下大半。”

時明珠明白了,她面前這三人,都不是普通人,和他們合作,她也算賺了。他們這四個人,各有分工。

羅、鄧出錢出資源,邵是銷售,而她則是要動腦子,負責出創意的。

他們幾個能找上她,就是看中她的創意的。

人為利益而往來,他們有目的,時明珠想了想,覺得這次算是她的機會,可以賭一把,“那我們每個人該出資多少?”

“最少要籌集4萬塊,開始這一個月,我們得自己墊錢,包括材料費,人工費等等,後面應該可以盈利了,靠利潤不用墊錢,我出三成,12000塊。”鄧金浩說。

“那我也出3成。”羅朝陽說。

時明珠和邵瑞瓊對視一眼,剩下4成,“那我出2成。”2成也就是8000塊。她借點還是可以拿出來的。她大概要借2000多,時明珠並不怕去借,她也想好了去找誰借,這個錢靠她擺攤,她兩個月就能還上。

“那我們去看一下你們的廠子。”時明珠又說。

羅朝陽和鄧金浩都沒有意見。

雨傘廠和紐扣廠,都有現成的機器,工序都差不多,所以機器能用。

幾人先去的鄧金浩的紐扣廠,紐扣款式比較舊,多是黑、灰、銀三色,不過釦子型別卻很多,牛角扣,四眼扣,蘑菇扣,四合扣。以前大家都不追求什麼審美,所以四眼扣居多。

時明珠看著這些紐扣,已經想好了要怎麼利用這些老舊的紐扣。

她看著紐扣思考的時候,鄧金浩也一直在看她,惴惴不安,“怎麼樣,這些紐扣能不能用在箱包上?”

“也不是不能用,四合扣和磁吸扣比較適合用在箱包上,剩下的只能看情況,這些紐扣款式太老了,還要包裝,然後還要看受眾如何。”時明珠說。用在衣服上這些紐扣都會嫌老氣。

“能用就行,反正是廢物利用。”鄧金浩鬆了口氣,“廠裡剩下一千多斤的紐扣。”

時明珠問他借了張紙,畫了一款包包後,便遞給鄧金浩,“你覺得這個斜挎包怎麼樣?”

鄧金浩接過,邵瑞瓊和羅朝陽也跟著看,是一款斜挎的水桶包,長寬30厘米左右,兩邊的包身之間設計一塊包帶,寬度5厘米,包帶和包身就設計了一個磁吸的暗釦。

“好看!”鄧金浩頭也不抬,眼睛落在紙上,挪不開。

“包包用牛皮製作,或者是其他軟硬適中的材料,厚度適中就行。這樣不會太垮,也不會太硬了。”包包用什麼材料,時明珠只知道牛皮可以,其他就不知道了。

“要不現在就弄幾個樣品包包出來,我寄去首都給我老同學看看,然後讓他們訂貨,這樣我們生産出來,就不怕積貨了。”鄧金浩說。

時明珠另畫了一個同款的小包包,大概錢包大小,交給他們。“這是配套的口紅包包,給女孩子裝小物品的,比如口紅,紙巾。”

其他三人一致覺得可行。談妥後,四人簽了合同,四人之間的合作關系算是成立了。

當天下午,邵瑞瓊就拿了一款包包到時明珠攤前,神色興沖沖的。

“牛皮的,我覺得肯定能大賣,對標雅韻也絕對旗鼓相當的,剛才我在路上拿著包包問了幾個人了,都說喜歡想買。”

時明珠看著成品,也覺得可以,“這個包包成本多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