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十阿哥嘀咕:“都跟你說了不能這樣弄了。”
九阿哥嘴硬:“這些外頭買來的東西,用的一看就不是好木頭,脆的很,改明兒,我親自做個紅木燈籠給你。”
胤禛瞧不下去,隨手拿了兩個已經做好的荷花燈,一人手裡塞一個道:“我要帶著你小四嫂去河裡放花燈,你們可要跟去?”
“去!”兩人異口同聲。
離半日閑不遠處就有一條河,正好途經白日看到的那家酒樓,此時酒樓看臺前面圍滿了人,看上去是酒樓掌櫃的站在臺上,扯著嗓子喊道:“這最後一個燈謎,半部春秋,打一字,誰先猜出來,誰就能拿到我手裡這盞琉璃燈!”
“呦!這燈可真好看啊!”
“要不少銀子吧?瞧這亮的!”
“半部春秋?這是什麼字?有人能答上來嗎?”
“我又不識字,我哪兒知道!”
正吵吵嚷嚷間,一道清亮的男音沖破人群:“掌櫃的,小生願意一試!”
眾人紛紛讓開,就見一長袍男子上了看臺,對著掌櫃行了一禮:“掌櫃的,小生願意一試。”
“咦?”郭必懷看清那人,訝異道:“是他?”
“你認識他?”胤禛問。
郭必懷道:“回主子爺的話,他原本是京郊附近王家村人,名叫王卓,字柏元,乃是個童生,但時運不濟,一直沒考上秀才,後來因家窮便不再讀書,有人求到奴才頭上,央奴才給他安排個賬房,奴才便把他安排在了藥材鋪子那邊,沒想到今日竟能遇到。”
“那倒是巧了。”
看臺上,王卓聲音堅定,答道:“半部春秋,乃是秦字,可對?”
人群先是安靜了一瞬,後像是反應過來,紛紛起鬨道:“對!對!”
“自然是對的。”掌櫃笑眯眯的將手裡的琉璃燈遞給王卓:“這燈您拿好。”
“多謝掌櫃的。”王卓抱了抱拳,接過琉璃燈,輕聲問:“不知掌櫃的可否介意小生將其賣出?”
掌櫃的一愣,後又看到王卓面容清瘦,身上穿的袍子還打著補丁,便知這後生怕是家中貧窮,但這後生能猜出這字謎,想來心中自有溝壑,他也樂意結交這個善緣,聞言便笑道:
“這琉璃燈已經屬於你了,它的歸處,自然由你決定。”
“多謝掌櫃的。”王卓又是一禮,這才看向看臺下的眾人,揚聲道:“諸位請留一留,小生手裡這琉璃燈,不知可有人願意買下?只要五十兩銀即可。”
“呀,這好不容易得來的燈,怎麼就給賣了?”
“看他的樣子不像個有錢少爺,想來是想賣了貼補家用吧。”
“這五十兩銀子,價格不低啊!”
“你這說的什麼話?那琉璃燈,你花個五十兩買一盞給我看看?”
也有人很不屑,諷刺道:“這人一身書生長袍,卻是充滿了銅臭味,簡直是丟了我們讀書人的臉!”
“想來也是個庸俗之人罷了!”
臺下議論紛紛,好聽的不好聽的,王卓也聽了一耳朵,但他始終身量筆直地站在那裡,嘴角掛著恰到好處的笑,神色溫和中帶著堅定,就像一棵堅韌筆直的竹。
“一百兩!我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