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本善,還是人類本惡——
這是一個很久遠的問題。
最典型的言論是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
所謂善惡的界定,是看行為是否符合倫理道德規範,符合即為善,不符合即為惡。
法國哲學家盧梭認為人性根本上是仁慈知足而高貴的,社會的罪惡應歸咎於社會而非人性。
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則認為,人性的本質是殘忍的, 所以必須用社會法律控制殘忍人性。
對錯普通人難以言論,也沒有言論的必要。
但對某些人來說,這個言論就很有必要了。
比如,勞·魯·克魯澤——
“這美麗的世界,真想親眼看見它的凋零啊——”
感性而冰冷的言辭自克魯澤口中緩緩傳出。
克魯澤衰老的容顏上,一雙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眼眸格外刺眼。
————
ce.71年12月7日。
&ns在黑夜的幫助下消失在了亞馬遜流域。
ce.71年12月8日。
諾爾·卡西亞駕駛聖約高達奉命護送貝爾納黛特·勒魯一行人前往南美戰場前沿基地。
因為其他成員需要保護資料庫的原因, 本次只有諾爾·卡西亞一人帶隊前往。
或許是因為大氣層用飛行器帶著中立標識,也或許是因為前進的路程屬於南美合眾國範疇。
此行一路順利。
中途沒有遇見任何襲擊。
別人都說有驚無險, 而這次護送則是毫無波瀾。
約莫一個小時左右, 飛行器降落在了南美前沿基地。
“那是——聖約高達?”
而就在貝爾納黛特·勒魯到達基地時,一臺形似聖約高達的機體從一旁的密林中走了出來。
來人正是受馬蒂亞斯委託前來採訪愛德華·哈里遜的記者——傑斯·里布林。
“嗯?那是什麼機體?”
基地地勢遼闊,走下飛行器的貝爾納黛特·勒魯一眼就發現了遠處的異端高達非規格機。
該機體形似聖約,當然,和聖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無論是裝備還是各方面的引數都有區別。
“這機體——那個記者?”
諾爾也從聖約高達上滑落站立,看著遠處靠近的傢伙不禁眉頭微皺。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臺機體好像是那個什麼什麼記者的,當初在創世紀α時出現過。
不過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