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br>楚國……</br>壽春……</br>楚王宮內……</br>“諸位愛卿。”</br>“魏王假希望我們和他達成聯盟。”</br>“不知你們如何看待??”</br>王座上。</br>楚王負芻皺了皺眉頭。</br>這幾年秦國擴大的腳步邁得很快,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先後滅了韓、趙、燕、齊四個國家。</br>如今僅剩魏國和他們楚國兩個國家。</br>甚至魏國已經不能算在其中了。</br>因為無論怎麼看。</br>他都覺得這一次魏國必敗無疑。</br>“大王。”</br>“根據最新訊息。”</br>“信陵君魏無忌似乎迴歸了魏國。”</br>也在這個時候。</br>一個文臣站了出來。</br>“哦?”</br>“沒想到信陵君也迴歸了魏國。”</br>“那這一次魏國似乎也並不是必敗無疑了,以魏無忌的才能或許真能擋住大秦的擴張的步伐,我們楚國似乎也有了和魏國聯盟的基礎。”</br>“沒想到魏無忌居然還活著。”</br>“有他的存在魏國真不一定會敗亡。”</br>“……”</br>“……”</br>滿朝文武議論紛紛。</br>魏無忌。</br>對於這個名字他們並不陌生。</br>甚至還相當的熟悉。</br>這個人是上個時代的翹楚。</br>曾經更是兩次打得秦國抬不起頭。</br>也是這兩場戰役讓他躋身成為了戰國四大公子之列,並且還是排在首位的那種。</br>他的才能沒有人會去質疑。</br>如果不是他的哥哥魏安釐王猜忌他。</br>以至於他過早的銷聲匿跡。</br>不然武廟十哲上面必有他的排名。</br>因為躋身武廟十哲有一個硬性條件。</br>那就是留有兵法傳世。</br>而魏無忌就留下了一部兵法。</br>《魏公子兵法》。</br>“大王!!!”</br>“或許我們可以和魏國達成聯盟!!!”</br>“甚至可以反攻秦國!!!”</br>也在這個時候。</br>楚國的丞相站了出來。</br>他的眼裡露出一絲精光。</br>之前他們為什麼對聯盟如此牴觸??</br>還不是因為他們看不見希望。</br>他們看不到魏國有絲絲勝算的可能。</br>所以他們才不願和魏國聯盟。</br>如今不一樣了。</br>魏無忌迴歸了魏國。</br>那麼魏國必然再一次爆發光芒。</br>而且他們楚國也欠魏無忌一個天大的人情。</br>之前秦國派兵討伐楚國,那時楚國搖搖欲墜,是魏無忌帶兵解了楚國之圍。</br>甚至在魏無忌的帶領下還大敗秦國。</br>這個人情欠得太大了。</br>他們楚國必須償還。</br>“大王!!!”</br>“唇亡齒寒啊!!!”</br>“這一次有重創秦國的機會!!”</br>“我們不能錯過!!”</br>也在這個時候。</br>楚國大將軍項燕也站了出來。</br>作為項氏一族的扛鼎人物。</br>他的意見在朝堂上也格外的重要。</br>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楚王負芻也得低頭。</br>因為項氏一族掌握了楚國二分之一的軍隊。</br>而且這些軍隊還不屬於楚國。</br>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br>那純粹是楚國的國策出了問題。</br>在楚國實施的並不是郡縣制。</br>而是儒家的分封制。</br>不誇張的說楚國的貴族數量是最多的。</br>也是最鼎盛的。</br>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屈、景、昭這三個氏族。</br>有一句話諺語。</br>楚雖三戶,亡秦必楚。</br>這三戶說的就是屈、景、昭這三個氏族。</br>“諸位如何看??”</br>楚王負芻皺了皺眉頭。</br>其實他不太想和魏國達成聯盟,畢竟他楚國家大業大別人害怕秦國他可不怕。</br>“大將軍言之有理。”</br>“微臣也覺得應該和魏國達成聯盟。”</br>也在這個時候。</br>一個文臣緩緩站了出來。</br>“大王!!”</br>“秦國暴虐無道。”</br>“我們又怎麼坐視秦國強大?”</br>“微臣建議馳援魏國!!”</br>又一個文臣站了出來。</br>而這些人都是項氏一族的鐵桿支持者。</br>項氏一族很強大。</br>楚國的朝堂上有很多都是支援項氏一族的。</br>尤其是軍隊裡面的武將,幾乎超過了大半部分的武將都是項氏一族的支持者。</br>“秦國挑起各國戰亂。”</br>“可謂是罪不可赦!!”</br>“我楚國又怎能置身事外??”</br>“如今這個天下還不是秦國之天下!!!”</br>“我們有必要讓秦國認清現實!!!”</br>又一個文臣站了出來。</br>言語之間全都是對秦國暴虐的不滿。</br>因為這些年秦國確實太過分了。</br>尤其是秦國的那個三公子。</br>殺人殺得太狠了。</br>殺得還都是他們這種權貴階級。</br>而他們楚國最多的也就是權貴階級。</br>所以。</br>他們又如何不怕??</br>如果魏國真的亡國了。</br>那楚國的壓力可謂是首當其衝。</br>看著下方的滿朝文武。</br>楚王負芻的臉色有些很難看。</br>他覺得這些滿朝文武沒有幾個是忠於他的。</br>一個大將軍比他的威望還高。</br>一個大將軍的話比他的話還要好使。</br>楚王負芻心裡很不好受。</br>他覺得這個項氏一族有些礙眼。</br>於是。</br>楚王負芻也發話了。</br>“諸位既然願意和魏國達成聯盟。”</br>“也願意出兵援助魏國。”</br>“那這個任務便交給大將軍了!!”</br>“不過寡人是不會給你們提供幫助的。”</br>“這些行為完全是你們的個人行為。”</br>“我楚國不會過問!!”</br>借刀殺人。</br>是的。</br>楚王負芻打算借刀殺人。</br>項氏一族的威望在楚國太高了。</br>尤其是項氏一族掌握了太多太多的兵力。</br>他打算讓項氏一族和秦國火拼。</br>很快。</br>朝會結束。</br>項氏一族的大本營中。</br>“看來大王對我們項氏一族很不滿啊!!”</br>項燕幽幽一嘆。</br>作為項氏一族的族長。</br>可以說他的權柄非常之高。</br>楚國三分之一的地界都在項氏一族手裡。</br>“族長。”</br>“我們要不要換一個聽話的大王?”</br>一個項氏族老捋了捋鬍鬚說。</br>項氏一族作為楚國最頂級的權貴。</br>足足掌握了楚國二分之一的軍隊。</br>並且朝堂上也超過了一半的人都是支援他們的,所以他們完全有能力換一個傀儡大王。</br>項燕搖了搖頭。</br>“不可!!”</br>“楚王負芻能力不足。”</br>“他才是我們最好掌控的大王,若換一個大王那隻能換成遠在秦國的昌平君。”</br>“換成昌平君對我們格外的不利。”</br>“他的能力太強了。”</br>“他的野心也太強了。”</br>“我們項氏一族掌握不了。”</br>項燕皺了皺眉頭。</br>雖然他對於昌平君不是很瞭解。</br>但也大致知道他這個人。</br>這個人有能力有野心。</br>更為重要的是。</br>這個人拉攏了不少諸子百家的勢力。</br>據他所知。</br>農家就是這個昌平君的黑手套。</br>並且昌平君還和道家人宗的人牽扯很深。</br>如果把他推上王位。</br>那可能是就是他們項氏一族的末日。</br>不管是道家人宗還是農家。</br>這兩個勢力都是諸子百家中頂級的勢力。</br>更為重要的是。</br>他們也不知道秦國對昌平君的態度。</br>畢竟不管怎麼說昌平君都在秦國擔任了那麼多年的相國,萬一這個人的心早就歸秦了。</br>那把他推上楚王之位。</br>那豈不是等於把楚國送給了秦國??</br>風險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