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
從寧州千裡迢迢趕回來, 路上花了近半個月,孟惜和一身素服好幾日沒換, 都因風塵僕僕的趕路而變了顏色。
梁京的城門依舊和她離開時一樣的巍峨,在黃昏的夕陽下沉默佇立。
門口滿是進城出城運貨趕牲口的人,他們是為生計奔波,還有一群少年人出城遊玩日暮方歸,笑鬧不休,孟惜和騎著馬, 從他們身邊掠過。
一路到孟府,看到孟府外掛著的白燈籠和白幡,以及擺放的路祭,才有種祖父真的去世的實感。
對孟惜和來說, 這已經是她第二次經歷祖父離世。
她原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到了這一刻,眼淚仍然不由自主地落下來。
她對祖父的觀感異常複雜,相比無能懦弱怕事又糊塗的父親,他自然算是一位好祖父, 也曾庇佑過她, 可比起家中其他的堂兄弟, 祖父給她和妹妹的關注又不夠多。
因為早就知道祖父會死於急病, 孟惜和這幾年間,不斷提醒家中, 讓祖父祖母都注意身體, 遠在寧州還寄回來不少藥材, 也只不過是讓祖父的死延後了兩月而已。
奪眶而下的淚水讓她眼前模糊,孟惜和扯下用來遮擋風沙塵土的帷帽布巾,下馬時險些一個趔趄, 被後面趕上來的侍從及時扶住。
“大娘子小心!”
站在孟府門口的管事看到她,滿臉驚訝忙來迎接,又叫人進去通知,接著忙碌安排她那一隊隨從護衛。
已經致仕的老尚書停靈快兩個月,該來的幾乎都來祭拜過了,如今孟府門前並沒有什麼客人往來,站在門口只能隱約聽到府內僧道誦念經文的聲音。
孟惜和往府裡走,才邁過門檻,便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她有所感應地看去,見到匆匆走出來的妹妹。
三年多沒見,妹妹比起之前長開了許多,個子也長高了,神情神態比之從前更加飛揚有神,除此之外,她幾乎沒什麼變化。
“大姐!”她一身素服迎上來,往她身上快速地掃了一下,脆聲說,“雖然大姐送了信說要回來,但我沒想你竟回來得這麼快,難不成途中趕路都沒怎麼歇息嗎?”
祖父的死訊送到寧州,寧郡王又要上表陛下,請讓姐姐回來祭拜,這一來一回,車馬勞頓,大家都以為姐姐到家還需要一段時間。
孟惜和握著妹妹的手,低聲道:“我怕趕不上祖父下葬。”
所以棄船後,大部分時間都是騎馬趕路。
“怎麼會趕不上,家裡都說要等你回來的,請人蔔的下葬吉日還有四十多天,還需在家中停靈一個多月呢,眼下正在做道場,念經也得念上一百天。”
孟取善給姐姐細細說了,拉著她往後面走。
姐妹兩一點沒有幾年不見的生疏,孟取善問道:“姐姐是要先去換了孝服去給祖父上香,還是先去歇歇喝口茶再說?”
孟惜和舔了舔幹燥的嘴唇,說道:“先換了孝服上香吧,祖母怎麼樣了,可還好嗎?”
自祖父去了,祖母也是傷懷,還病了一陣,那時都是她和妹妹陪伴在祖母身側。
“祖母近來在吃藥,她沒有精力守著靈堂,現在已經睡下了,就不打擾她,姐姐休息一晚,明日再去看望祖母。”
如今梁京厚葬之風盛行,官員富貴之家辦喪事更是奢豪隆重,講究的不僅要請僧道前來做道場超度誦經,家中孝子晚輩都要長跪守靈,以表孝心。
孟惜和一進停棺的靈堂,就見到父親披麻戴孝,以頭搶地地痛哭,一眼看去瘦了不少。
“從祖父去世,他時不時就要痛哭一場。”孟取善輕聲解釋。
孟惜和早看過他這樣子,也不以為怪。她們這個爹雖對女兒來說不是個好爹,卻著實是個好兒子。
他一輩子都蜷縮在父親的威懾與保護之下,如今失了頭上遮風擋雨的人,他人過中年彷彿又變成無依無靠的孩子,因此悲傷惶恐無法自拔。
靈堂裡還有其他親戚,孟惜和沒心思一一打招呼,先去給祖父上香燒紙。
結束之後,就以累了為由,去到自己從前的院子休息。
孟取善一直在她身邊陪著她,像是怕她體力不支倒下,隨時都準備攙扶。尤其她跪在那燒紙起身時,孟惜和都感覺到妹妹暗自使力準備讓她借力起身。
離開靈堂後,孟惜和眼睛微紅,終於對著妹妹露出一點笑意:“圓圓,不用這麼緊張,我身體比以前好多了,跪這一會兒不礙事。”
孟取善從見了面,就時不時瞧她,這會兒也是說:“看出來了,姐姐真的和以前很不一樣,在門口第一眼我都差點沒敢認。”
如果說孟取善和三年前比只是長開了些,氣質模樣並沒有很大變化,那孟惜和這三年多的變化,就讓孟取善萬分驚訝了。